方木看著已經結束的影片,久久無言。

或許是因為隔著一塊螢幕的原因。

所以哪怕知道這是自己未來的人生軌跡。

但此時此刻在他內心當中,吐槽和怒罵遠比恐懼要多得多。

如果承認平行宇宙理論,那他甚至覺得,這幾乎是自己未來的十萬種可能中,最差勁的一個錄製給自己了。

其餘的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個,平淡且偶有幸福的瞬間,全你大爺的餵狗了?

方木十分的不平衡。

但再如何的不爽,生活總要繼續。

將影片重新調回到最初,方木再次認真的看了一遍。

如果將自己的未來人生看做一場遊戲,那任何的細節或許都是改變結果的突破口。

就像之前一樣,他需要找出問題,理清脈絡,從而調整自己的節奏。

再次看過了一遍之後。

方木陷入了沉思。

其實,若是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這次的遺言,就會發現這其中有很多的問題。

【1:兇手真的是那個警方要抓捕的殺人犯嗎?】

【2:那個中藥的研發專案,到底是治療什麼的?】

【3:老家的門被撬開,是純粹的小偷,還是另有預謀?】

【4:如果老家房門被撬不是賊,那是不是可以理解成,窺視且要殺害自己的人,提前在調查自己?】

【5:這一切發生在中藥專案起飛之後,那是否跟中藥專案的利益有關?】

【6:最後動手殺掉自己的人,是醫護人員,還是門外的保鏢?】

方木將六個問題,一一列舉。

他覺得,錄製遺言的那個未來的方木,由於身在恐懼之中,故而不可能客觀的分析和思考。

人在恐懼時,主觀的想法是很難改變的。

所以遺言中的一些結論,在旁觀者的角度上看並不成立。

比如,他認為那個警方要抓的殺人犯,和盯上自己的是同一個人。

這一點,明顯漏洞太大。

因為這一切發生的時間線,都是在他投資了中藥研發後,才慢慢開始的。

所以,方木有理由懷疑,兇手壓根就跟當時的那個什麼間歇性殺人案無關。

而是跟這個中藥專案有關。

最後在醫院的時候,外面有保鏢的看護,卻依舊被人偷襲,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醫護人員亦或是保鏢之中出現了敵人的內鬼。

而如果是那個連環殺人犯的話,他可能做到這種地步嗎?

一個間歇性無差別犯罪的變態,找醫護人員和保鏢當內鬼?

怎麼想都不合邏輯,更何況當時那個兇手正在別處作案。

再往上倒推,

也是遺言中的那個方木,遺漏的一點,那就是老家的房門被撬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