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人家也沒明說要怎麼樣,對王大丫她們母女也很敬重,大多時候都是來吃豆花,吃完付了錢就走。

陳翠花心裡納著悶,還特意找時間去打聽了下,這大夫是城裡哪家坐診的?

然而,她打聽了一圈,也沒見到那個大夫的身影,又問了當時叫大夫的鄰居,人家說是恰好在路上碰見的。

也是這一天,那個大夫忽然沒有來喝豆花,之後一連幾天也沒見人影,陳翠花的心又漸漸放下。

只有王大丫一如既往,似乎不知憂愁,面對女兒這樣的性格,陳翠花也不知是喜是憂。

時間過了一個多月,張秀才在就等不到州府那邊的訊息後,又開始想與王大丫這邊重歸舊好。

然而他再想找媒婆幫做媒,也沒有人管了,而他也不敢往陳翠花家去,去一次被打一次。

而陳翠花豆腐坊的斜對面忽然被人買了下來,據說是個大主顧,但是一直沒人見過那位大主顧的真容。

緊接著就來了一群工人,將那塊地上的房子推翻了重新建,速度還挺快的,只用了一個半月,就完成了建造與裝潢。

陳翠花之所以知道的這麼清楚,一來就在她家豆腐坊斜對面,二來這群建築工人每天早晚都會來吃她家的豆花。

這是他們這個小城鎮上第一次出現這麼氣派的樓閣,總共兩層,外層刷了硃紅色的漆,顯得氣派非常。

等新店開張的那天,他們才得以一睹店主的真容,不是別人,正是那個消失兩個多月的大夫。

他還是那副樣貌,身邊倒是跟了一個玉樹臨風的公子,後面還跟了好幾個小廝,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出行的富家老爺和公子呢。

他們在回春堂的門前擺了個攤子,直接免費坐診,來看熱鬧的百姓們頓時高興起來。

很快排起了長隊,那幾個小廝也忙前忙後的跑著,他們看診是免費的,抓藥則要收費,但是也很便宜。

王大丫和陳翠花也觀望了一會兒,見人家這就正式開張了,母女倆就準備回家幹活。

然而那個玉樹臨風的公子不知什麼時候來到了她們跟前,“想必這位就是人稱豆腐西施的陳坊主了吧?”

陳翠花趕緊應了,不知這位看起來和她們八竿子打不著的公子有何用意。

倒是王大丫好奇的瞅了他一眼,陳翠花趕緊把她擋在身後,沒出閣的女孩子哪能這麼明目張膽的看人家公子喲?

“二位不用緊張,這回春堂是我父親開的,”他說著指了指那個掛著山羊鬍,正看診的大夫,“我聽父親說你家的豆花特別香。”

“呵呵,做生意嘛,不做好吃點怎麼行?”陳翠花含糊著回應,既然那大夫都有這麼大的兒子了,之前應該是她想左了,說不定人家真是特別喜歡吃她家的豆花而已。

那公子微微頷首,招了個小廝過來,那小廝很機靈,手中端了個托盤,上面放了兩個做工精巧的香囊。

這倒是把陳翠花母女倆弄得一呆,啥意思啊?

“這是我們回春堂特製的一眾香囊,裡面裝著特殊的藥粉,長佩戴之人可保平心靜氣,健身利行,在京城可是受了很多貴女喜歡的。”

那小廝直接解釋道。

“不錯,這二枚香囊就相贈二位,也算是緣分。”那公子當先拿了一個遞到大丫手裡,他的手指修長好看,把大丫看的一呆,愣愣的接過,又匆匆把自己的手藏於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