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紛紛向曹操和王定敬酒,心中也在暗暗盤算,今後應該依附於誰。

曾和王允關係密切的大臣都選擇了王定,以鍾繇為首的世家朝臣選擇了曹操,也算是都做出了決定。

“多謝諸位,只是現如今天下尚未安定,本太尉認為還是有一件事情要和諸位商議。本太尉剛從雒陽趕過來,是因為在雒陽耽誤了不少時間。現如今的雒陽殘破不堪,百姓十不存一,實在不能再稱為帝都了。但是來到了長安,我才發現這長安城也被西涼賊人毀得不成樣子。”王定無奈嘆氣,一副悲天憫人的模樣。

鍾繇看到曹操在用眼神示意自己,立刻站起來,說道:“那王太尉的意思,是否要建議陛下遷都,定都新地?”

滿堂朝臣聽到這句話後,紛紛混亂起來,議論是否應該遷都。

王定眯起眼睛打量鍾繇,明白了此人已經歸順曹操,要不然不可能出來給曹操助攻。

“沒錯,我一直在想如果陛下能夠遷都豫州,必然能夠帶領我等一統天下,讓百姓再次安定。只是這新都應該選在哪裡,諸位是否有好的提議?”王定淺笑,詢問百官。

“我不同意遷都!大漢數百年來,不是定都長安就是定都雒陽,豈能再立新都?”

“對,我認為這樣也不太好。如果遷都的話,動輒傷筋動骨,應當從長計議。”

……

很多朝臣開始議論,並不認同遷都是一件好事。當然,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遷都會影響他們的利益,誰能願意別人懂了自己的權利、利益麵包?

王定眯起眼睛,冷哼一聲,轉過身看向曹操,讓他來處理這些不同意遷都的傢伙。

曹操點點頭,站起身,將那些不同意遷都的朝臣名字一一記住。

對於曹操而言,遷都對他來說有更大的好處。遷都許昌,就能夠快速帶動兗州的發展。誰若是要在這件事情上和自己意見相左,那就是要撕破臉了。

“諸位,有誰認為遷都不好,請站出來說明一下。本司空認為,遷都在所難免,這是大局。如果不遷都,雒陽和長安疲敝,又豈能讓陛下一統諸侯?”曹操握住腰間劍柄,掃視堂上群臣,看看還有誰敢對遷都不滿。

“曹操,王定!你們狼狽為奸,想不到你們和李傕郭汜並無兩樣!”一個老臣剛站起身,怒斥曹操和王定,就被兩把長劍從後背穿透胸膛。

動手的人,是典韋和許褚。

他們都提前得到了各自主公的授意,誰敢第一個跳出來訓斥主公,就直接將他殺了立威。

曹操挑著眉毛,想不到典韋也動手了,這就代表了王定的態度。

在場朝臣都被嚇到,誰也不敢再出生。如果只是曹操動手,那還會有很多朝臣對此不滿,敢於表態。但是現在就連王定都要剷除異己,兩強爭鬥之下誰若是敢同時招惹兩個人,那就是真的在找死了。

“很好,既然大家都同意遷都的事情,那選址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推舉定都許昌,那裡是豫州心腹之地,無論是出兵還是防守,都很方便。諸位認為如何?至於長安和雒陽,則設立兩位太守,改京兆尹職務,將司隸地區改設為司州,設定司州牧。”王定眯起眼睛,說出了自己的計劃。

曹操心中大喜,定都許昌,那裡距離兗州太近,正好方便自己來掌控小皇帝。小皇帝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朝中六成大權就在自己手中了。

郭嘉趕緊踏出一步,搶在主公之前替他說道:“如果設立司州,臣建議王太尉遙領司州牧一職,原宮中司馬潘隱先生可為雒陽太守,士孫瑞先生可為長安太守。由王太尉駐軍鎮守司州,大漢必能興盛!”

郭嘉推舉了王定的兩個屬臣掌控長安和雒陽,這是還了他提議建都許昌的人情。

曹操對此很滿意,朝中大事就是如此,不能只有自己一人佔便宜。想要和王定和平共處,不給他更多好處,又豈能成事?

“哈哈哈,我身邊有一個名士,名為田豐。田豐可代替士孫瑞先生為長安太守。至於士孫瑞先生,就讓他代替我去擔任幷州刺史吧。本太尉既然位列三公,又豈有時間管理其他州郡?我身邊還有一謀士崔琰,可代替我擔任司州牧一職。”王定拍拍手,田豐和崔琰便站起身,向諸位朝臣敬酒。

他們二人提前就從主公那裡得知了今天要發生的事情,立刻表態自己可以擔任要務。

田豐為長安太守,領兵鎮守司州西部。崔琰為司州牧,掌控司州經濟、官員任用和民生髮展。再有李典駐軍司州,必然可以再三五年內恢復司隸地區的民力,成為王定最大的根據地!

“這樣也好,既然是王太尉推舉的人才,那必然不會有任何問題。本司空明日上書表奏陛下,王太尉到時候也要一起上書啊。來來來,借王太尉昔日之言,今日不論朝堂政務,只談風月乾坤,喝酒!”曹操大喜,舉起酒樽痛飲。

滿朝文武只能跟著一起陪酒,所有人心裡都開始有了盤算,琢磨該如何站隊了。

喜歡三國無雙之王道能臣請大家收藏:()三國無雙之王道能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