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王允的遠見(第2/2頁)
章節報錯
“將士們,護我入宮,謝天恩!”王定一聲呼喝,直接帶兵出發,五百黑甲百戰軍精銳將士井然有序地護衛四周緩緩前進。
李儒的面色逐漸鐵青,震撼王定麾下精銳將士的秩序。掌控如此精銳計程車兵都如臂使指,這絕廢非常人所能做到。
楊家府邸
楊彪身旁,一個穿著華貴的公子哥將急匆匆跑來的家丁叫住,聽他說出王允府邸外的情況。
此人,正是楊修,楊德祖!
“父親,王允之子的確非比尋常。”楊修撫摸下巴,說道。
“德祖,你也十五歲了,快成人了。從小你就足智多謀,但不要聰明反被聰明誤。王定,遠沒有你想象得那麼簡單。王允,也沒有你想象得那麼簡單。如果你想不明白為什麼王允拉攏咱們楊家和盧植二人,那就不要肆意評論王定。”楊彪靜心教誨兒子。
楊修輕哼一聲,得意道:“無非就是利用咱們楊家和盧植將軍的聲望而已,他……”
“父親教誨得極是!孩兒,貌似明白了。”話說一半,楊修突然頭皮發麻,想明白了一些深意。
“哦?你明白了什麼?”楊彪好奇,反問兒子。
楊修震撼不已,高聲說道:“以楊家來制衡王家,便能輕易利用兩家勢力。”
楊彪滿意地點頭,感慨自己的兒子天資聰慧。
“既然明白了這些,就少說話,在家裡好好讀書。現在長安不穩定,不要讓董卓猜忌楊家。”楊彪眯起眼睛,告誡兒子。
楊修趕緊點頭,老老實實地坐在一旁讀書。
前往皇宮的路上,王定的行進速度如同蝸牛一般,幾乎是老嫗慢步的速度。黑甲百戰軍則分出百人去探查前面街道的情況,避免一切進入埋伏的可能。
李儒在前面給王定帶路,心中震撼,想不到王定此子居然這麼謹慎。
“且不說我沒有安排埋伏,即便是安排了埋伏,只怕也無法傷到王定。與其說王定謹慎小心,倒不如說他太過於怕死。如此謹慎,某些方面反而會受到影響。”李儒眯起眼睛,心中暗暗思索,卻沒有催促王定。
催促王定絕對不會有任何效果,反而還容易被王定猜忌,從而直接離開長安。倘若王定連面聖都沒進行就逃離,李儒知道自己絕對會被董卓責罰。
將近一個時辰的時間,王定這才帶兵到達皇宮正門,即將進攻面聖。
“皇宮重地,來者卸下兵器,否則以謀逆論處!”皇宮守將得到董卓授意,要來收了王定的兵器。
典韋大怒,直接提起戰斧,想要劈死前面擋路的皇宮守衛。
“惡來!”
王定大喝,警告典韋不要貿然動手,讓他退回到自己身邊。
典韋立刻收斂殺氣和血氣,退到主公馬旁,盡心護衛。
陳宮大腦極速運轉,卻實在想不出來該以什麼說辭帶著刀劍入宮。不得佩戴刀劍入宮面聖,就連市井之徒、平民百姓都知道的事情,絕對的規矩沒辦法破例。
李儒露出淺笑,他倒是要看看王定面臨如此情況,會選擇如何應對。
“李文優,如果你不說兩句的話,那本公子可就殺進去了。你我都是聰明人,倘若我死在這裡,你應該知道這對你我都很不利。諸侯聯軍剛剛解散,但是曹操、袁紹可依舊對小皇帝虎視眈眈。”王定露出一副死魚眼表情,平靜地看著李儒。
李儒對自己的試探太低階了,王定都懶得想什麼說辭去應對。
連雒陽都敢直接焚燒,王定豈能在乎是否佩劍入宮,是否對陛下不敬?
忠於皇室,不代表要給皇室當狗;做漢臣,也不代表自此就要對皇室唯命是從。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行丞相之事,同樣也是漢臣。從生到死,曹操始終都是漢臣,只是稱王逾越了劉邦的規矩。
王定的想法也是如此,作為一個漢臣,並非是要一味地恭順皇室、皇權,而是在亂世之中做出屬於亂世王道的正確抉擇。
李儒小小驚訝,聽到王定要直接殺入皇宮,趕緊抱拳陪笑。
“王公子說笑了,您是幷州刺史,邊疆重臣,又是武將,卸了您的佩劍就是在侮辱您。爾等讓開,放行王刺史入宮面聖!”李儒趕緊勸慰王定,同時勒令皇宮守將退下。
皇宮守將都是西涼將士,他們認識李儒,自然不敢抗命。
更何況董卓下令讓他們難為王定的時候也說過,見到李儒之後,一切按照李儒的吩咐去做,隨機應變。
王定冷哼一聲,策馬帶兵入宮,更加警惕訊息地觀察四周是否有埋伏。
董卓想搞死自己,這毋庸置疑,要不然他也不會讓自己來長安面聖。搞死自己,還是要在其他諸侯面前立威,王定推測是後者。想要搞死自己很難,董卓目前沒那個膽量,但用為難自己來立威卻相對容易。
喜歡三國無雙之王道能臣請大家收藏:()三國無雙之王道能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