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變革(第1/2頁)
章節報錯
曹盛廣現在確實很緊張,因為他這幾天不眠不休,終於看完了蔣國語的這些大逆不道的書籍。
“你瘋了?你這是造反你知道嗎?”
曹盛廣想要大聲訓斥蔣國語,但聲音卻極低極低。
蔣國語輕笑:“誰能定我的罪?”
曹盛廣身體顫抖。
“你把這些東西給我看是什麼意思?”
“你這麼聰明的人,會不明白我的意思嗎?”
蔣國語笑的越來越開心。
他發現看著曹盛廣緊張糾結的小表情,這種爽感簡直可以媲美進入賢者狀態之前的那一剎那。
“你就算真的想為大明朝逆天改命,也不應該找我啊,我就是一個普通人。你怎麼不去找介夫?”
曹盛廣的心跳的厲害。
蔣國語不屑冷笑:“介夫?你以為他是什麼好東西?
書上寫的你不是沒看,我和我爹號稱貪贓枉法富可敵國,可全部家產加起來,還沒有楊家的家產多。
介夫不是號稱清官嗎?為什麼一個清官成了大明朝的首富?”
蔣國語還真不是在冤枉介夫。
事實上在正史上後來介夫也被海瑞整的不輕,雖然介夫的官聲很好,但他縱容楊家魚肉鄉里,兼併土地,成為江南一霸,作惡無數。
後世清算,楊家的富裕遠在劉瑾之上,被人稱頌的楊閣老才是真正的富可敵國。
要不是他召集的幕僚們為他出謀劃策,再加上介夫本人確實會做人,懂得籠絡文人,這貨的所作所為,其實和劉瑾比也就是五十步笑百步。
這種人,人前是大聖大賢,背後一樣大奸大惡。
你以為劉瑾不懂得收攏人心呢?他懂,他也很清楚自己在民間的名聲很差。劉瑾能成為明朝正德年間的八虎之頭,自然不是庸人。
劉瑾是宦官,和那些士大夫官員們不同,士大夫們愛惜名聲,名聲也是他們升官的一個軟性條件。
可劉瑾不同,作為皇帝朱厚照的一條狗,名聲越差越好,只有這樣,皇帝才會信任他們,因為除了皇帝之外,他們再也沒有可以依靠的人了。
這也是為什麼明朝皇帝的太監權利很大的原因之一。
曹盛廣和楊廷和同朝為官那麼多年,而且又是身處錦衣衛,對介夫的人品當然不會沒有一點了解。
正因為如此,他對蔣國語說的話毫不懷疑。
“曹盛廣,我找你是因為你和介夫不一樣。你不屬於那些士大夫階級,身後沒有龐大的家族,甚至你還被百官所厭惡。你才是推動大明朝廷改革的最佳人選!
就算沒有我幫你,日後你也用盡自己的全力為大明朝續命,甚至為此家破人亡,株連九族。但我要告訴你,那沒有用。”
蔣國語的話,如刀子一樣,戳在曹盛廣的心口,讓他痛徹心扉,但又不得不承認。
“劉瑾當政,民不聊生。介夫當政,一樣民不聊生。
介夫比我爹清廉,你比介夫清廉,可不管你們再怎麼清廉,都救不了這個大明。”
“大明的癥結,根本不在臣,而在君。秦檜替趙構背黑鍋,劉瑾為正德背黑鍋。可最大的責任在誰,曹盛廣這麼聰明的人,不會不清楚。”
“不把皇權這頭怪獸關在籠子裡或者徹底消滅掉,這樣的國家,永遠都不會有真正的前途。”
蔣國語每說一句,曹盛廣的臉就蒼白一分。
其實這些話,真正的聰明人不是不知道。
但他們裝作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