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處理掉堆放在家裡沒用的東西;

離=遠離物質的誘惑,放棄對物品的執著,讓自己處於寬敞舒適,自由自在的空間。

斷舍離的要點之一在於,要以思考自我真正需求為中心,而不是成為物的附庸,從而達成人生清爽高效的自有境界。

斷舍離作為現代生活收納和整理術,讓人們對自己的生活環境進行了一次空間和物品的清理,更是對人內心和情感的重新再認識。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以“斷舍離”為起點,建立更深刻的洞察、更高遠的觀點、更寬廣的視野,培養“俯瞰力”,成為具備決斷力與行動力的快樂人。

將這個方法應用在職場和工作場景,同樣能幫助我們重啟極簡之路,擺脫負面情緒,簡化人際關係,體會格局和高度之美。

一,工作環境的斷舍離。

1.整理好桌面,是斷舍離的開始。

如果你仔細觀察自己和周圍同事的書桌,會輕易發現存在的天壤之別。

有的人桌面乾淨整潔,物品擺放規矩,有的則資料成堆,文具亂放;有的人桌面除了電腦和簡單文具,全無他物,而有的則相框,玩偶,茶壺塞滿桌面每個角落。

每回經過市場部同事阿鄭的座位,我永遠看到他的桌面物品擺放井然有序,比女生的還要整潔。

有一次我終於忍不住問他:“阿鄭,你做市場宣傳的,每天需要想那麼多新鮮的點子,出那麼多設計和創意,書桌上應該擺滿了各種道具,物料和宣傳資料啊!”

阿鄭哈哈一笑,“這還真是個誤解,很多人以為只要和設計,創意,藝術沾邊,就肯定是亂亂的,髒髒的,擁擠不堪的。其實真正的高手不是這樣的!想想如果自己的桌面如果雜亂不堪,你哪裡還有心情思考好的創意,設計好的方案呢?煩都煩死了!”

他這麼一說,我才覺得真的是這麼回事。《斷舍離》一書作者山下英子就說過:“我只是坐在乾淨清爽的桌邊,創意就能從天而降”。除此以外,我還有個驚人的發現,級別越高的人,桌面越整潔!

我曾經有機會去各級老闆辦公室開會,從而可以近距離觀察他們的桌面,基本上除了電腦和印表機,和必要的幾份資料外,永遠一塵不染,一絲不苟。也許你會問,他們不用辦公文具,不用告示貼,不用筆記本嗎?

當然用,但他們並沒有像有些人那樣隨便擺放在書桌上,而是全部收納進三屜櫃,並且在抽屜裡,名片盒,訂書機,筆盒等都是擺放井井有條,我歎為觀止,知道了他們能做到如此高階別位置的重要秘訣!

2.除了桌面,你的桌下和工位也要清理。

有的人桌子下方放置一堆過時的產品資料,發不出去的禮品,或是展會剩下的宣傳彩頁,桌下只剩自己兩條腿挪動的空間,真的感覺這裡就是個迷你庫房。

在這樣擁擠不堪的環境中工作,不難想象你的心情和工作效率會是怎樣一種糟糕體驗,所以一定記得及時和定期清理桌下的空間。

如果必要,可以放置一個整理箱,將常用資料和物品放進去,一旦東西要塞滿箱子的時候,就要再次檢查哪些物品需要扔棄,送人或是銷燬。

3.將你的電腦桌面也清理吧。

為了儲存或開啟方便,有些人習慣將檔案直接放置在電腦桌面。久而久之不清理,資料夾就會佈滿整個桌面和螢幕。

等再要尋找目標檔案時,就會將所有檔案搜尋掃描,浪費了時間,耗費了眼力。

所以沉下心來,將桌面的這些檔案,分門別類,重新梳理,把他們放到適合的一級或二級資料夾目錄下,以後按照分類按圖索驥,就不會急用時,忘了放在哪裡。

工作環境的斷舍離,是先將我們職場上的根據地打掃乾淨,還一個清爽和舒適的外部空間給自己,然後才會開始對自己內在的斷舍離。

二,內在和關係的斷舍離。

1.捨去急功近利。

職場上瀰漫著一種急功近利,甚至焦慮的情緒,尤其是畢業5年以上的人尤甚。看著身邊的朋友,同事升遷,加薪或是買房,就恨不能自己一晚上就可以追趕上別人的腳步,實現人生的飛躍。

其實每個人在職場的道路上都有自己的成長曲線和發展節奏,這取決於起點,教育背景,知識結構,學習能力以及是否遇到好的領導,是否有好的機遇出現等多方面因素。

如果一味看到他人的成功,心裡不服氣,就很容易導致急功近利,做事毛躁,甚至鋌而走險,另一方面也會異常焦慮,無精打采,無所適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