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平中止那催眠曲一般的思想道德講解,葉悠然昏沉沉的頭腦清醒了很多,忽閃著大眼睛在車廂裡盯著宋太平,思索著什麼,坐在前座的屠雷和駕駛位置的林嘯,不放心的時時檢視著後座上宋太平和葉悠然那邊的動靜。

葉悠然冷不丁的,酸溜溜的說道:“宋太平弟弟,雖說股神李佳琪的名聲在外,是東國公認的股票分析師第一人,但還是會有馬失前蹄的失誤可能,姐姐和龍魂行動隊眾位兄弟的存款,都是一次次執行危險任務,用命換回來的,你這位寶寶軟體公司的幕後大老闆,聽沈如月姐說,這位股神還是你的私人金融助理,那理所當然的要由你背書擔保,我們龍魂行動隊投資寶寶基金的資金安全,不受損失,出現損失由你來彌補。”

宋太平揉著太陽穴,一聽葉悠然的話語,就知道她哪裡是擔心資金的安全,而是在意李佳琪股神是自己的私人金融助理,這醋勁還沒過去呢,自己貿然一口承接下來,效果只會適得其反,葉悠然的醋意會更濃,說不定又會發飆的。

宋太平很謹慎避開了這塊雷區,直接轉移話題:

企業家並不等於有錢人,一旦成為企業家,人生真的會發生很大變化,等待企業家的不再是夢想中有錢人的生活,而是對隨時可能降臨失敗的恐懼,對員工,對股東,對社會負責的沉重負擔,需要獨自承擔風險,日以繼夜對未來負責而彷徨的思考。

企業家是一種職業,然而與其他職業不同,這個職業想要辭職不幹了,就要承擔賣掉親生兒女般的痛苦,要用一貧如洗的破產,向法院申請破產清算,否則,就用一輩子的艱辛在商界中拼殺,若是找不到能力相當的干將,那孤軍奮戰的日子是一種難以想象的煎熬。

辛苦了一年又一年,發現依然是在生死線上掙扎,賺到的只是企業家的名望與如同數字的金錢。企業家又是最尷尬的職業,一個上市公司的董事長,忙於貸款,忙於融資,忙於擴張,忙於把企業做大。結果,資金還是越來越緊張,才發現做企業不是種糧食,絕非攤子鋪得越大,收穫就越豐盛,企業經營中,企業家永遠奔波於各種規模的資金鍊報警救火狀態。

招商,私募,風投,併購,ipo,一個看似高深的商業名詞背後,道出了企業缺錢的真相。

現實生活中,企業家往往是最沒有閒錢的人群,他們手中的資金在一刻不停的週轉著,各類資產迫在眉睫的被動增加,自己真正擁有的閒置資金,永遠緊張而拮据。

企業家是一種職業,東國的企業家,更是在沉重壓力與隨時破產的風險下前行,76的東國商界掌舵人感覺緊張有壓力,其比例為全騰龍星最高,他們要用太多的精力去應付與處理各種問題,而一旦有所失手,昔日的榮耀將被漫罵所覆蓋,跳出來落井下石者更是層出不窮,會有太多聲音出來指指點點,大有不逼死不罷休的味道!

總有一些人很樂意看到企業家的敗落,社會集體意識的矛盾中,他們一邊唾罵著企業家的為富不仁,一邊努力擠上那條自己痛恨的企業家職業,給自己貼上那個令人痛恨的企業家標籤。

企業家不等於有錢人,並非當了企業家,錢就會漫天落下。企業的效益來自運籌帷幄、謀算未來、嚴格管理,嚴格管理的關鍵,就是有一個認真而刻苦的企業家做表率,你自己都喜歡睡懶覺,就別指望職員準時上班。

企業家不僅要吃苦在前,生意還得親自去做。大多數在競爭中贏得了長久生存的企業家,都有強烈的事業心,吃苦耐勞,許多人甚至成為工作狂,哪有時間瀟灑?

如果你在確實瞭解這一切的前提下,仍然義無反顧決定走上企業家這條通向有錢人的坎坷而艱辛之路,那麼恭喜你,因為選擇這個目標的同時,你也選擇了一份勇敢和責任。

時間是最公平的。每個人的一天都是24小時,一年都是365天,但是每個人的產出卻是天差地別。人和人的差距為什麼這麼大?這種差距,並不是家庭背景、權力財富或天賦帶來的,僅僅是我們很多人錯把忙碌當高效,混淆了瞎忙和高效的結果。先從十項對比來解讀:

第一項,疲於奔命還是善於規劃?

瞎忙族和高效人士的時間日程表同樣安排得很滿,但卻有著本質區別。瞎忙族是沒有目標和方向的忙碌,整天被外部不斷出現的突發事件推著趕著,永遠有忙不完的活,永遠在救火,單純的在處理一件件突發事件,卻沒有花時間去解決突發事件的根源所在。

而高效人士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對自己的人生有清晰的規劃,永遠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麼,每一個階段的奮鬥有什麼意義,對未來事項有著充分的評估,對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有應急預案,直接解決突發事件的根源問題,他們的忙碌是充實,而不是庸碌。

第二項,雜亂無序還是要事優先?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瞎忙族的眼裡,所有的工作都是差不多的。什麼時候做什麼事,完全隨機無序。對資訊、郵件、通知一點抵抗力都沒有,經常手頭的工作做到一半又切換到另一件事。結果越忙越亂,一天下來,真正完成的事一件也沒有。

而高效人士非常注重計劃和優先順序排序,每天把狀態最佳的時間段安排給最重要的三件事。遇到臨時出現的工作,先放到收件箱裡,而不是打斷當前任務。關於這點,可以參考gtd竭盡所能)理論。gtd的核心理念概括就是必須記錄下來要做的事,然後整理安排並使自己一一去執行。gtd的五個核心原則是:收集、整理、組織、回顧、執行。

第三項,埋頭幹活還是抬頭看路?

瞎忙族經常看起來好像很有執行力,接到任務說幹就幹,風風火火的。但是經常幹到一半,發現方向錯了!一切又得推倒重來,反反覆覆,效率低不說,還浪費公司資源。

而高效人士不僅能埋頭幹活,也非常注重抬頭看路。行動之前,花必要的時間想清楚問題的本質是什麼,怎麼做最合理,有沒有更優的方案?低效率和無用功是他們極力避免的。

第四項,來者不拒還是敢於說不?

很多瞎忙族都是老好人,不懂得或者不敢)拒絕別人,各種事情都往自己頭上攬。結果忙得焦頭爛額,連自己的份內工作都沒做好,被上司責備。別人的事也做得馬馬虎虎,兩頭不討好。

高效人士並非不熱心助人,但是能分清主次,明白份內工作都沒做好的情況下,其他事情做得再多也沒意義。條件不允許的時候懂得合情合理地拒絕別人。

第五項,以忙為榮還是結果導向?

瞎忙族的口頭禪是“我很忙”“我沒時間”,經常發朋友圈曬加班,把忙碌當成炫耀的資本,殊不知恰恰暴露自己的效率低下。

而高效人士從來不覺得忙碌有什麼值得吹噓的,永遠只用結果來證明自己。輕輕鬆鬆把任務搞定,才是他們追求的終極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