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熱天午後(二)(第1/3頁)
章節報錯
天氣陰沉,淋漓著小雨,就像是馮喆此刻的心情。
謝芳舉報顧金山是假文憑給馮喆提供了一個思維的新角度,但他到嶺南大學瞭解了情況之後,決定放棄從這個方面調查趙觀海。
從嶺大畢業後已經十餘年,這十來年的光陰中,馮喆竟然從來沒想起過這個在自己人生的長河中佔了一席之地的校園。
別人提起母校都會感嘆萬千的如何如何,馮喆卻絲毫在心裡泛不起一點的微瀾,也有校友搞同學會什麼的邀請過他,但是馮喆都以工作忙沒時間為理由推脫了。
見了面大家在一起說什麼呢?
在校的那幾年,整天的朝夕相處都沒有什麼共同語言,出了校門天南海北的不見面倒是找到了共鳴點?
馮喆非常質疑這種藉著同學聚會的真實用意。
有句笑話說的是:同學會同學,一準搞破鞋。雖然有些以偏概全,但也不是沒一點道理。
也許大家都想透過這種方式彌補從前青澀歲月的遺憾,或者想借此關系拓展今後發展的道路吧。
不過,人人都是生命中的過客,有些人一轉身,真的就是一輩子。
此刻站在畢業的當晚所佇立的那幢樓的樓頂,鳥瞰著校園,馮喆思緒萬千。
如果昨日重來,是否還會發生像那晚針對張光北的事情?
會。
是的,會!而且會做的更隱蔽更從容不迫。
我的人生不是讓你來指手畫腳來糟踐的。
年紀大了,閱歷多了,才發現小時候人多是詞不達意,長大了則會言不由衷。
越來越瞭解到張光北針對自己的原因以及真相後,馮喆覺得張光北其實很可憐。
有些人的心靈上就是長滿了毒瘤,他們就是以壓榨他人致使他人痛苦來快樂自己的,因為作惡就是他們全部的生活和人生,你要不讓他們那麼做,他們就不知道該幹些什麼,就不會生存,他們會覺得生活完全的失去意義。
假如人人向善沒有醜惡,這個世界上為何會存在法律和監獄?
……
馮喆放棄調查趙觀海的原因很簡單,趙觀海取得管理學博士研究生學位的時期,馬蘇的父親就是趙觀海的導師。
不管趙觀海的文憑是真還是假的,涉及到了馬蘇的父親,查出什麼結果都是沒必要了。
馮喆到了嶺大後旁敲側擊了一下,得知張光北前不久中風了,如今已經生活不能自理,他的兒子張曉光在監獄服刑,兒媳已死,也沒有後人,老兩口晚景悽涼。
如今馮喆和張光北級別相同,但馮喆如朝陽初升、張光北已經日暮西山,一個前程廣大,一個江河日下,完全沒有了可比性。
張光北落得這樣的結果,如果真的知道如今,他會悔不當初嗎?
張曉光進監獄、阮若琳死的時候,馮喆曾假設自己以探視老系主任為名去見張光北,會不會過於殘忍?
但此刻終究打消了這個念頭,他連想起張光北的念頭都懶得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