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米跑9秒58、跳遠8米88、鉛球23米整,杜柯的前三項積分達到了3783分,遙遙領先第二名積2690分的華納,並且三項成績優於博爾特、勞森、科瓦茨這三位單項冠軍。

全能選手可以搶走單項冠軍的金牌和頭銜,這條特殊規則引發了極大的爭議。

美國人的抗議之聲最大,因為他們損失最慘重。也只有美國人敢公然挑戰國際田聯的權威。

國際田聯也憋了一肚子火氣,他們的新聞官立即發表公開宣告:“全能專案和各單項之間的特殊規定,早在1924年就立下了,你們以前不提任何意見,現在忽然叫囂不合理?到底是誰不講道理?”

“國際田聯從來都是講道理的,當年設立這條規定時的依據是‘更高更快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成績更好的選手理應獲得冠軍頭銜,這有什麼不對?”

“1924年國際田聯大會上,各委員代表以92的贊成票透過了這項決議,如要修改規定,2018年3月的國際田聯大會上大家投票表決。在此之前維持現狀,謝謝!”

“噗!”美國人被國際田聯噴回去了,無話可說。

中國田協、媒體、以及各界完全支援國際田聯,其他國家持觀望態度、不置可否。

總而言之,在爭議和動『蕩』之中,各方艱難達成了暫時的妥協。

十項全能進入了跳高環節。

32位全能選手分成a、b兩組,同時進行跳高比賽

男子跳高單項決賽按照賽程安排將於稍後進行,十項全能跳高比賽結束後,男子跳高決賽會在相同的場地進行。

杜柯現在並不知道男子跳高決賽的冠軍成績,因為跳高單項尚未開賽。

100米、跳遠、鉛球這些單項早於十項全能結束,杜柯可以瞄準了打,見了兔子再撒鷹。

100米單項,博爾特不是跑了9秒70麼,那杜柯就跑個9秒58。

跳遠單項,勞森跳出了8米60,這更簡單,杜柯有三次機會超越勞森的8米60單項冠軍成績,他跳了8米88。

剛剛結束的十項全能鉛球比賽也是如此,杜柯瞄準了22米40去推鉛球,最終推出了23米整的成績。

在跳高專案上,杜柯要做的就是儘量跳出較高的高度。

若他跳出個2.40米+的高度,對於跳高單項選手來說無疑就是巨大的壓力。

而其他全能選手幾乎難以靠近2米40,能跳個2米20就算很厲害了。

杜柯分在了跳高a組,抽籤序號是1號,第一個試跳。

男子跳高單項決賽,橫杆起始高度最少也是2米20。

十項全能跳高比賽,橫杆起跳高度設定為1米77。

杜柯免跳了1米77,這跟幾個月前的國內大獎賽一樣,他實在是沒興趣跳1米77啊。

杜柯嫌橫杆高度太低、提不起熱情,但其他全能選手不這麼想。

a組有7位選手不免跳1米77,大家挺謹慎的,當然了,也跟自身的跳高實力相關。

只見英國全能選手塔夫林,他掄掄胳膊扭扭頭,站在距橫杆二三十米遠的地方,準備助跑。

“gogogo!”塔夫林助跑之前面向觀眾看臺吆喝了起來,要掌聲、求鼓勵。

“呵呵。”杜柯笑了,跳個1米77也要掌聲鼓勵?

塔夫林畢竟是本土選手,英國觀眾還是比較給面子,他們給予了塔夫林掌聲鼓勵。

塔夫林倍受鼓舞,他助跑、起跳、背越式……橫杆落地,第一次試跳1米77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