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第六金猜想:公路腳踏車個人計時賽(第1/2頁)
章節報錯
“腳踏車頁屬性:爆發力100,技巧120,力量100,耐力100,體質100,敏捷100,精準10,速度10。”
杜柯檢查了一遍腳踏車頁屬性,他以這套屬性參加了山地車亞錦賽、公路車亞錦賽。
山地車亞錦賽騎的比較輕鬆,在照顧隊友王楨的情況下,杜柯也拿到了冠軍。
在伊豆賽道上的公路車亞錦賽,杜柯騎的很艱難,最終獲得亞軍。當然了,這跟他孤軍作戰有很大關係。
里約這條itt賽道長度為54.6公里,騎行完全程大概需要1個多小時,杜柯7月下旬抵達里約之後,已經試騎完這條賽道,他心中有數。
杜柯心裡更清楚的是,迪穆蘭、弗魯姆、坎切拉拉、託尼馬丁等國際頂級車手都報名了里約奧運itt,他們比新城幸也、別府使之強了不止一個檔次。
“所以,加屬性點吧,畢竟我要參加三個腳踏車單項。我看看,結餘302獎勵點、5點榮譽值、3次狂暴額度、2枚榮譽勳章。”杜柯看菜吃飯,開始堆腳踏車頁的屬性。
爆發力、力量這兩個屬性決定著短區間內的衝刺能力,先堆到120的國際頂級水準。
54.6公里的騎行,也需要穩定的巡航能力,再把耐力、體質堆到120。
獎勵點不夠用了,還得留點備用以防受傷,敏捷只能先堆到107。
堆完之後,杜柯最新版的腳踏車頁屬性為:
爆發力120,技巧120,力量120,耐力120,體質120,敏捷107,精準10,速度10。
杜柯留了15獎勵點備用,遂酣然入睡。
天亮之後,杜柯7點半起床,8點半抵達蓬多廣場,這裡是里約奧運itt的出發點。<etria的縮寫為itt,即個人計時賽。
里約奧運會公路腳踏車賽男子女子各設定2個單項:大組賽、itt。
男子大組賽有144位車手報名,杜柯就是其中之一,但他並未參加前天的大組賽,因為大組賽要騎220公里,可能還沒騎完全程,杜柯的200自、100仰預賽就開始了。
杜柯有資格參加大組賽,但是他戰略性的放棄了大組賽。
獲得大組賽資格的144位男子車手,每個國家可以派其中2人參加今天的itt,所以杜柯一早便來到了蓬多廣場,備戰即將開始的男子itt。
一共有37位車手參加男子itt,杜柯將在10點15分發車。
蓬多廣場地勢開闊,非奧運期間這裡是休閒廣場,奧運期間被改造為itt出發區。
廣場南側搭建了一排金屬板棚屋,各隊在這裡備戰。可以看到很多騎行臺,備戰車手們在騎行臺上熱身。
騎行臺類似跑步機,腳踏車的車架固定在臺架上,車輪懸空。車手在騎行臺上原地騎行,熱身找感覺。
杜柯正在一架騎行臺上熱身,旁邊是教練陸順和本隊技師。
技師對杜柯的tt賽車進行最後的檢查確認,這是部銀色的ugar。
公路賽車要求車架輕而硬,這輛tt車的主三角採用了薄壁合金材料以保證硬度,前後叉則選用炭纖維材料以吸收衝擊力。
tt車與大組車最大的外觀區別是後輪,幾乎所有的tt車都會選擇封閉輪做為後輪。
常見的輻條輪以二三十根輻條支援輪轂,封閉輪沒有輻條,它看上去就像是一個井蓋。
輻條輪和封閉輪,其外觀就像○與●的區別。封閉輪的輻板設計主要是為了減少空氣渦流的影響,最終提升騎行速度,這種井蓋般的輪子是高階貨。
天空中飄著小雨,這對itt比賽來說無疑增加了難度。
陰雨天並未降低圍觀者的熱情,圍觀者以巴西本地車迷居多,當然也少不了各國媒體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