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奔跑吧冠軍(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2015田徑世錦賽男子100米決賽中,杜柯、博爾特上演了一場巔峰對決,成績公共大螢幕上顯示的資料讓人難以置信又熱血澎湃。
杜柯跑出了9.53秒,博爾特的成績是9.57秒,在一槍男子百米跑中兩人同時跑進9.60秒之內,堪稱神級對決。
國際田聯主席衝到技術監督組,對技術監督官員大喊:“快,趕緊複核成績,確認風速!”
主席先生太激動了,以至於有點不顧紳士風度,他明白剛才這一槍的歷史意義,杜柯、博爾特兩人聯手將短跑乃至田徑運動推上了史無前例的新高度。
所以9.53、9.57這兩個成績必需有效,主席先生疾衝到技術監督組,就是要第一時間親自確認9.53、9.57的有效性,即便無效也得讓它們變成板上釘釘的有效成績……
技術監督組的一群技術官員既緊張又興奮,這一槍史上最經典最巔峰的男子百米跑成績裁決,經他們的手公佈於世,無疑是人生中最值得炫耀的一件事情。
技術監督室的桌上擺著、牆上掛著二十幾面顯示器,顯示器上正一幀一幀的回放杜柯、博爾特的衝線瞬間,這是十幾臺終點攝像機傳回來的畫面。
這套終點攝像計時裝置可以精確到千分之一秒,運動員的任何細小動作都逃不過它們的“眼睛”。
“男子100米決賽的即時風速為順風1.6米每秒,屬於正常風速,九位選手的成績全部記入正常風速資料庫!”負責監督風速的技術裁判大聲吼起,滿面通紅猶如剛剛打破百米跑世界紀錄的人是自己。
“好!”國際田聯主席鼓掌,又問犯規監督裁判:“途中跑時有無運動員犯規?”
若是搶跑犯規,連線起跑器的報警裝置會立即發出尖銳的警報聲,起跑監督採用全自動機器化方式。跑到其他跑道內、故意和其他運動員發生身體接觸等途中跑犯規,則由裁判透過錄影回放以肉眼判斷。
負責途中跑監督的裁判大聲說到:“無人犯規,大家都很乾淨!”
判斷是否有運動員犯規,裁判們也不能隨口瞎掰,他們也是反覆觀察錄影後得出結論、做出裁決。不少大型媒體的攝像裝置比國際田聯的更高階,全世界人民都盯著呢。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刻意誤判,國際田聯也曾判過,但這一槍男子百米跑,他們絕不敢亂來。
技術組組長指著顯示器向主席報告:“經7位終點裁判複核,精確到千分之一秒,杜柯的百米跑決賽成績為9.524秒,博爾特為9.576秒。”
一般情況下,百米跑成績精確到百分之一秒就行了,特殊情況下精確到千分之一秒。
蘇丙添、布羅梅爾、維考特三人的半決賽成績9.99秒在百分之一秒位數難分快慢,這種情況需比較千分之一秒位數。
破世界紀錄的成績通常也會精確到千分之一秒,案例有很多,博爾特在08年奧運男子200米決賽中的衝線成績是19.31秒,精確到千分之一秒進行復核,裁判組最終裁決為19.30秒,當時的博爾特以19.30秒打破了邁克爾約翰遜的世界紀錄。
一年後的柏林世錦賽,還是博爾特,他在200米決賽中的衝線成績是19.20秒,複核後跳秒到19.19秒,這個19.19秒的200米世界紀錄一直保持至今。
杜柯、博爾特精確到千分之一秒的成績出來後,國際田聯主席大手一揮指示到:“杜柯的成績跳秒為9.52秒,博爾特的成績維持9.57秒。”
半分鐘後,體育場大螢幕上的資料發生了一些變化:
男子百米跑第一名依舊是杜柯,他的冠軍成績9.53秒跳秒為9.52秒。風速顯示為+1.6s,杜柯的複核成績9.52秒後面掛上了r,新的男子百米跑世界紀錄正式誕生!這是經國際田聯最終裁決之後的有效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