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馬來西亞南部馬六甲州,陰,無風。

早上9點半,馬六甲賽道熱身區,參加山地車亞錦賽的各國車手們正在做熱身,準備參賽。

田徑選手熱身會跑幾圈,游泳選手熱身會遊幾個來回,腳踏車選手熱身大多騎幾公里,在騎行臺上騎行。

熱身區有騎行臺,臺座上固定一輛腳踏車,車手們上車蹬腳踏,原地騎行,活動開肌肉群、找找感覺。

十點半,2015山地越野腳踏車亞錦賽男子組xc賽即將鳴槍。

出發區,亞洲20個國家的35位車手排成四排,等待發令槍聲響起。

在男子xc專案上,每個亞洲國家最多可以報名兩位車手參賽,有的國家派出滿員2人參賽,有的國家只能派出一位有點實力的車手。

杜柯在6月份的美國邀請賽中拿了個冠軍,刷了點兒uci積分,他在這場亞錦賽xc比賽中的選手號碼是29號,在第四排出發。隊友王楨是10號,在第二排出發。

杜柯和王楨穿著一模一樣的深藍色連體騎行服,白色頭盔樣式也完全相同,只是花邊配色有所區別,杜柯的頭盔白底配紅邊,王楨的頭盔白底配淺金邊。

兩位中國選手的比賽用車幾乎是複製貼上關係,不同之處就是車架顏色和尺寸。杜柯、王楨的比賽用車皆選用鉻鉬鋼合金車架,杜柯的車架噴成銀色,王楨的車架噴為橙色。杜柯和王楨的身高差不多,杜柯的腿要長一點,所以他的車架尺寸稍大。

中國腳踏車隊技師給杜柯、王楨的賽車配置了相同的零件:

帶橫撐的燕把,能提供更好的操作性。

24速變速系統+三片式牙盤組,使杜柯、王楨在換擋和選擇齒比範圍上更為靈活。沒有長距離的上下坡路段,這種變速系統、牙盤組的搭配絕對夠用。

液壓碟剎比常見的v剎更昂貴,可提供更大的剎車力。

前叉油簧,後叉油阻尼,小眾而高階的避震前後叉使兩位中國車手的賽車更軟,在40.5公里的越野騎行中能更好保護男車手的蛋蛋。

車胎選用xc胎,而沒配置小強型的dh胎。dh胎帶不起速度,馬六甲賽道95的路段都是平地,需要杜柯、王楨跟其他對手拼一拼平地速度,所以選用xc胎。

不管是山地車、公路車還是場地車,它們雖然只有兩個輪子,但複雜精密程度相當之高。從車架、車圈、車胎,到牙盤、飛輪和剎車變速系統,再到把橫、腳踏以及螺栓卡扣等小物件,每個零件都有其用途。

將不同規格型號的零件進行搭配,在成百上千種排列組合中調校出個性鮮明的一部賽車,真正的技師將這種工作當做享受。

總而言之,杜柯、王楨的賽車,在符合物理學原理的前提下,被中國隊技師調校的比較全面,集操控、抗造、提速為一體。不可能每方面都調校到牛逼ax,速度和抗造之間只能最大程度的平衡搭配。

杜柯在昨天消費了66獎勵點,將腳踏車頁技巧屬性提升到120。山丘之王這個特技在負海拔的馬六甲賽道基本派不上用場,提升一下平砍屬性比較保險。技巧這個屬性在山地腳踏車賽、公路腳踏車賽、場地腳踏車賽中都很重要,在bx小輪車比賽中,技巧或許是最重要的屬性沒有之一,技巧屬性早加晚加都得加。

砰!

這時發令槍響,比賽開始!

35位各國車手搶兩張奧運門票,競爭很激烈甚至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