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下馬威?(第1/2頁)
章節報錯
仁川亞運會反曲弓男團賽即將開始,反曲弓男團賽是奧運專案,其影響力要比複合弓比賽高很多,其實不管是韓國男團vs哪個國家的男團,這場決賽都深受韓國人重視。
韓國男團的決賽對手是中國男團,使這場決賽在受重視的前提下,又蒙上了一層復仇色彩。
復仇,一箭之仇,不管是在哪個國家、那種文化,這都是一個令人血脈賁張的經典話題。
韓國隊的三位射手、包括所有關注這場決賽的韓國人,他們是復仇的主體,戰勝中國隊,一雪前恥,是韓國人憋屈了一個禮拜之後急切想得到的結果。
杜柯、顧學宋、雍志偉三位中國射手連過三關闖入決賽,他們是被複仇的物件,但他們已立下軍令狀,絕不會讓韓國人得逞。
所以,這就是矛盾。
要解決矛盾,只能用弓和箭說話。
帶著濃濃的戰意,中韓六位射手在賽前握手,這是射箭比賽的禮儀。
手是握了,但中韓隊員之間並未多言一句、一個字。
完事中韓六位射手站成一排,集體向觀眾和裁判致以射手禮,這也是射箭比賽的禮儀。
射藝是我國的六藝之一,傳統的中華射藝之禮儀相當繁瑣,開射之前你得沐浴幾天,出浴後需要穿上最正式最華麗的射服,念一通經文,寫幾句詩詞,跳一套類似五禽戲的有氧健身操,拜天拜地拜祖宗,然後才能開弓。
中華射藝對亞洲各國的射箭文化都有影響,但現代競技射箭比賽裡很難體現傳統的射藝文化,主要是時間不夠用。
不過最基本的射箭禮儀還是要做的,對手之間互致問候、向觀眾裁判行射手禮,這不能免。
韓國隊三位射手一身統一的白衣藍褲裝扮,中國隊三位射手則穿著紅衣白褲,中韓兩隊的隊服顏色差異明顯,很好區分。
今天是個大晴天,基本沒什麼風,下午四五點了,陽光還略顯刺眼,中韓六位射手都戴上了遮陽帽和墨鏡。
禮畢,“嘟嘟”,射箭場內的紅燈亮起、訊號聲響起,此訊號表達的含義是:先禮後兵,20秒後開搞吧,既然是競技比賽,就總得分出個勝負。
20秒後,紅燈滅,綠燈亮,決賽正式開始。
按抽籤結果,1號靶位的韓國隊先射。
韓國隊的三箭是:
第一箭李文洙,他在個人賽銅牌爭奪戰中被顧學宋連扳三局,4比6丟掉了銅牌,獲得個人賽第四名。
第二箭金哲洪,他算是韓國隊二號射手,實力和心理素質都稍強於李文洙,他在個人賽14決賽中遇到了杜柯,止步8強,正是這場和杜柯的14決賽,導致射箭場發生騷亂。
第三箭吳真爀,他是韓國隊頭號射手、倫敦奧運會男子射箭個人賽冠軍,在本次亞運會反曲弓個人賽的決賽中,在沒有一位觀眾的射箭場內,他輸給了杜柯,獲得銀牌。
可以看出,韓國隊的箭次安排是一、二、三箭由弱到強,狠人都放在後面。
第一局開始,李文洙走上起射線,他將射出本場決賽中的第一箭。
嗖!
箭出,李文洙的第一箭射出10環。
射箭場內的韓國觀眾和記者歡聲雷動,他們的射手開了個好頭。
韓國隊第二箭射出中靶,韓國人歡聲雷動+1。第三箭射出,歡聲雷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