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柯今晚不趕時間,他決定享受比賽,不再玩直接試跳2米38的刺激遊戲。

大多數pb在2米30上的優秀跳高選手,他們都會選擇免跳一到兩個2米30以下的高度以節省體力,但也不能全免,總得熱熱身、找比賽感覺。

德勞因選擇免跳2米20,邦達連科選擇免跳2米20、2米23。

杜柯選擇跟住邦達連科,他也免跳2米20、2米23。

巴希姆,他的身高是1米92,他太瘦了,真的可以用“竹竿”來形容他,他的腿部長度相當驚人,其下身佔全身的比例更勝大長腿杜柯。這麼一位天生的跳高奇才,賽場作風卻十分保守,他一個高度都不免跳,就從2米20開始起跳,一步一步奔小康。

巴希姆一躍而過2米20,十分輕鬆。

第一輪2米20試跳,除了免跳的幾位選手,其他選手都越過了這個初始高度,大家畢竟都是世界排名前二十的人物,2米20對他們來說是最低消費。

到了2米23高度,有位選手沒發揮好,三次試跳不過2米23,出局。

橫杆升到了2米26,杜柯、邦達連科出場了,他們兩人皆輕鬆跳過2米26,包括德勞因、巴希姆,2米26對這四人來說才是最低消費。

但千萬不要以為2米26高度是閉著眼就能越過的小菜一碟,這不,又有一位選手栽在了2米26高度上,出局,場上還剩十人。

跳完2米29高度,場上還剩7人。

這時橫杆升到了2米31,到了這個高度,杜柯等四個跳高達人也不敢大意了,試跳三次越過2米31對他們來說不成問題,關鍵是要保證一次過杆的成功率。

在2米31高度的第一次試跳中,德勞因一越而過,他保持著100的成功率。

邦達連科、杜柯、巴希姆也一次越過2米31高度,他們在所有高度上的試跳成功率同樣是100。

越過2米31高度之後,德勞因、邦達連科、杜柯、巴希姆這四人的強大實力明顯的凸顯了出來,目前為止,只有這四人保持著100的試跳成功率。

除了上述四人之外,場上還有一位塞普勒斯選手和一位捷克選手,他們六人將向2米33高度發起衝擊。

德勞因的抽籤順位是2號,他先出場試跳2米33高度,他的狀態很好啊,又是一次越過2米33。

“德勞因的競技狀態很興奮啊。”杜柯在待命區坐著,他觀察德勞因的背弓幅度和過杆調整

動作。就德勞因的這一跳來說,他的過杆高度有5厘米的空間,以他今晚的良好狀態,越過2米38的可能性很大。

這時輪到3號塞普勒斯選手試跳2米33了,不過這位老兄免跳了2米33,他直接要了2米36。他在2米31高度上失敗了一次,即便他一次越過2米33,他的排名也在德勞因之後,所以塞普勒斯選手選擇賭一把,免跳2米33、直接試跳2米36。

2米36,這不是過家家的高度,去年有6人11次越過2米36,但並不包括這位塞普勒斯選手。

塞普勒斯選手的pb是2米33,為了勝利為了冠軍,他選擇挑戰自己從未突破過的極限高度,跳高是最能逼出人類極限的運動之一。

但塞普勒斯選手並未馬上就跳2米36,他選擇等等,等橫杆按設定高度升到2米36時再跳。

6號捷克選手做出了和塞普勒斯選手相同的選擇,他也免跳2米33高度,他在2米31高度上失敗了兩次,第三次才過2米31,如果是衝著冠軍去的,他跳2米33沒任何意義了。

德勞因一次就過2米33,逼急了兩位歐洲選手,跳高比賽就是如此,一人得勢,眾人菊花.緊。

這時7號邦達連科出場了,他不需免跳2米33,他能一次越過2米33就ok,在2米36高度上他可以看著德勞因的試跳情況再做後續判斷。

上了2米30高度後,邦達連科特別喜歡邀請現場觀眾們給他鼓掌加油,他面向觀眾看臺,有節奏的鼓掌、示意觀眾們按這個節奏給他加油助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