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點10分,男子跳高決賽第三輪試跳開始,高度為2米19。

5號選手助跑、起跳……杆落,失敗,13。

8號選手助跑、起跳……杆落,失敗,13。

9號選手助跑、起跳……杆落,失敗,13。

10號選手助跑、起跳……杆落,失敗,13。

10號選手是王雨,他90的身體部分都已成功過杆,只是沒有收好腿,腳後跟輕輕擦了一下橫杆,導致杆落。

從2米19高度開始,國家隊選手也做不到一波流、一跳晉級了。

11號選手杜柯緊接著出場,王雨的落杆讓他感到了一些壓力,短跑需要狀態,跳高更需要狀態,一個環節沒做好就有可能導致過杆失敗。

杜柯深呼吸一輪,默默倒數找感覺,“3,2,1……突!”

他掛著【鷹的翅膀】,開始平砍助跑。

一步、兩步、三步……八步,從第九步開始,杜柯走弧線、內傾身體。

十步,十一步,十二步,起跳!

杜柯騰空而起,頭部、肩部過杆之後,他感受到了2米19高度的攻擊性。

除了【鷹的翅膀】這個被動光環,杜柯沒開任何主動特技,他將用自己的技巧來征服2米19的橫杆。

杜柯加大過杆補償動作的技巧幅度,他充分的舒展身體、挺髖、收腿,背部著墊之後,杜柯立即仰望橫杆的位置,ok,很好,它還在那裡。

杜柯不開主動特技,一跳晉級。

張國煒在第一次試跳中最後一個出場,他的神情輕鬆,看來2米19也不在話下。

果然,張國煒也是一跳過杆,晉級第四輪。

“張國煒,很強。”杜柯觀摩了張國煒的這一跳之後,覺得張國煒還沒用出全力,他若全力一跳,2米30可能也攔不住這位國家隊的跳高一號人物。

截止到現在,只有杜柯、張國煒在前三輪高度中做到了三次一波流,其餘選手都落過至少一次杆。

這時2米19高度的第二次試跳開始。

5號選手助跑、起跳……杆落,失敗,23。

8號選手助跑、起跳……杆落,失敗,23。

9號選手助跑、起跳……杆落,失敗,23。

王雨此時終於打起了十二分精神,他拿出參加國際比賽的態度來對待2米19的第二跳,他助跑、起跳……這次他過杆收腿動作做的很到位,橫杆紋絲不動,晉級。

5號、8號、9號三位選手在2米19高度上還剩最後一次試跳機會,是繼續參加這場男人間的決鬥還是去當觀眾,由他們自己說了算。

5號選手有些緊張,他是冀北隊的選手,今年18歲,他跳出的最好成績為2米18。2米19的高度對他來說,算是挑戰自己的極限了。

這位年輕的5號選手開始助跑,即使有些緊張,但他的助跑動作依舊很標準,能堅持到這裡,他至少是全國第6了。年輕人有年輕人的朝氣和衝勁,面對自己從未征服過的2米19高度,5號小夥子選擇奮力一跳!

但是很遺憾,他失敗了,杆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