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第一夜兩槍(2)(第1/2頁)
章節報錯
南粵田徑隊的主教練是袁指導,他在中國田壇絕對算是個人物。
70年代末期,袁指導曾是國內最優秀的短跑運動員,他代表南粵田徑隊創造了中國電計時代的第一個全國紀錄100米跑10秒61。
退役之後,袁指導走上了田徑教練的崗位,主抓短跑訓練。他的門徒遍佈天下,他現在最有名的兩位弟子是蘇丙添、莫由雪,蘇、莫兩人是南粵田徑隊的主力,也是田徑國家隊的隊員。
袁指導管著南粵田徑隊,他同時還是男子田徑國家隊4100米接力跑專案的教練,所以他的弟子不僅僅只有蘇丙添、莫由雪,張培盟、謝振業也算是他的半個弟子。
張、蘇、謝、莫等四人,是目前國內跑的最快的四位男子短跑選手,他們都很尊敬袁指導這位名帥。
隊員們尊敬袁指導,田管中心和中國田協在短跑專案上也很尊重袁指導的意見和建議,如果袁指導跟上面的領導說“某某小夥子不錯,很有潛力,可以招進國家隊考察考察”,上面的領導一般都會同意袁指導的提案。
名帥有名帥的執教風格和性格,袁指導的性格既大膽卻又固執。他大膽,所以他敢重用身高只有1米72的蘇丙添,所以他敢在去年招96年出生的莫由雪進省隊,去年莫由雪進省隊時還不.滿16歲。
袁指導有時又很固執,他親手挑選的苗子他會護犢子護到令人髮指的程度,但對於杜柯這種直接空降到省田徑隊的游泳選手,袁指導有不小的意見。
杜柯來到南粵省田徑隊差不多一週了,袁指導就跟他說過一句話歡迎,完事就不管杜柯了,袁指導的意思是:杜柯你這尊大神愛怎麼玩怎麼玩吧,愛掛南粵田徑隊的號你就掛著,但跟我袁某人無關。
整個南粵田徑隊,只有蘇丙添會真心的跟杜柯嘮幾句、關心一下,因為他們兩人之前就認識,還是微信好友呢。
杜柯參加200米預賽之前,蘇丙添神神秘秘的把杜柯拉到一個角落,說到:“杜刷子,你千萬別生袁指導的氣,他老人家就是這個脾氣,不喜歡被上面的領導強插什麼的。”
杜柯笑道:“添哥,我初來乍到貴寶地,許是禮數不周,碼頭沒有拜到位?袁老大對我有些成見也很正常,如果是我坐他這個位置上,上面的領導直接給我安排個游泳選手進隊,我也有意見啊,互相理解吧,我怎麼可能生袁指導的氣呢?袁指導可是我大伯的偶像,我讀小學時就聽過他的大名了。”
“你能有這份心態十分難得啊,果然是泳神風度。”蘇丙添點點頭,他比杜柯大四歲,杜柯當著他的面也會叫一聲添哥。
蘇丙添又道:“你跟袁指導相處熟了的話,你就會發現他其實是個特別好相處的人。他這人的優點和缺點同樣明顯,就是護短護到天下無雙,愛他的人愛的死去活來,恨他的人咒罵他祖宗十八代。”說到這裡,蘇丙添自己也笑了。
“但袁指導也不會平白無故的去護著手下弟子,他另外一個特點就是愛才如命、求賢若渴,只要你能用成績打動他,他就會把你當乾兒子看待,比如說我,私下裡一起喝茶的時候,我就管老頭子叫契爺乾爹)。”
“我其實是野路子出身,我在中山讀書時為了逃避課後補習班,就翹課溜去校田徑隊混了。老頭子發現了我之後,力排眾議的把我從中山帶到了南港,帶我進入了省田徑隊,我現在的身高才1米72,以前更矮,所以老頭子當時壓力是很大的。”
“剛到南港之時,本地仔天天欺負我,我特麼也不是好欺負的,所以經常跟他們打架……搞體育的打個架很正常,杜刷子你懂的。梁局長當時還不是局長,那時他是主管田徑運動的一個幹部,有幾次他都要把我開除出省隊、趕我中山了,我之所以沒被趕回老家,全靠老頭子幫我頂著啊,所以我十分感激袁指導,師父師父,他既是我的傳業恩師,又像是我的另外一個父親。我也不能讓老頭子難做,所以18歲以後我就收斂了很多,再也沒打過一次野架。”
杜柯:“18歲以後你跑的飛快,打完架就開溜,根本沒人追的上你啊,所以本地的小夥伴都不樂意跟你一起玩耍了,沒架可打了吧。”
“靠!我是真心悔改的,18歲那年,我當著袁指導的面發過毒誓:從今以後絕不打架,如若不然,就讓我斷手斷腿……我說到做到的,老頭子也說了,未成年人打架還好處理一點,即便出個什麼事也不能給未成年人判刑,但成年人就不一樣了,打架是要負刑事責任的……”蘇丙添說著說著又笑了,完事他拍拍杜柯的胳膊:“咱倆談的來,我也當你是兄弟,所以跟你說了這麼多,總而言之,我個人是撐你的。但我撐你沒用啊,你必須要得到袁指導的支援才行。所以,好好跑吧,200米預賽馬上開始了,加油。”
南粵田徑隊的短跑雙雄蘇丙添、莫由雪都沒報名200米,他們只攻100米一個單項,再加個4100米接力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杜柯對蘇丙添的肺腑之言表示了感謝,這便向比賽區移步而去。
男子200米的晉級規則是:兩槍進決賽。
預賽第一槍,共有7個小組,每組前三名+成績最好的三個第四名共24位選手晉級複賽。
複賽第二槍,24位晉級選手分為三組,每組前兩名+成績最好的兩個第三名晉級決賽。
400米也是兩槍進決賽,100米則要多賽一輪,為三槍進決賽。
杜柯此時已經上了跑道,他被分在男子200米預賽第一組第8道。
分組分道也是有講究的,近期成績較好的選手不會分在同一小組,而且成績較好的選手往往會被分在靠後的小組中。比如說張培盟、謝振業,他們倆被分在了第5、6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