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迪拜,阿爾馬圖姆酋長游泳館。

能容納9000人的游泳館只坐了兩百多名觀眾。

現場各國記者加攝像師的人數都接近兩百人了……

這兩百多位觀眾,一大半還是東亞面孔,迪拜本地人進館觀賽的人數並不多。

雖然今天只是預賽,但現場也未免太冷清了。

本地人買不起門票嗎?

顯然不可能。

只能說游泳在迪拜乃至整個西亞都是很小眾的運動,群眾基礎並不深厚。

西亞人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其實一點也不比東亞人差,但在游泳賽場很少能見到西亞運動員的身影。

有專家試圖從骨骼密度上解釋西亞人不善於從事游泳運動的原因,說西亞人骨骼密度太大、浮力不足,此理論後被推翻。

在此引用資深體育記者舒小城一篇報道中的部分段落:“……西亞人很少從事游泳專案,我想主要原因可能有兩個,一是淡水資源匱乏,二是宗教信仰。在淡水資源匱乏的沙漠地區修建大量游泳館,顯然是不現實的。因為宗教原因,男女都穿大袍子裹住全身肌膚的阿拉伯人,對於需要輕裝上陣的游泳運動似乎有種偏見。雖然現在不少阿拉伯國家都已經很世俗化了,但多年積累下來的風俗文化,使游泳運動在西亞成為小眾運動。”

有人就覺得奇怪了,是啊,西亞人又不喜歡游泳,迪拜為什麼還主動申請承辦本次亞洲游泳錦標賽?還為此專門修了個高檔先進的游泳館。

因為西亞人不缺錢了,他們需要的是逼格更高的存在,比如說國際影響力。

所以他們藉此承辦亞錦賽的機會,擴大自己的國際影響力,擴大不到全世界,那也能在全亞洲範圍內擴散擴散嘛。

所以迪拜旁邊那個酋長國阿布扎比砸了天價資金打造一條f1賽道,從此有了f1阿布扎比大獎賽。f1的國際影響力更大。

所以阿聯酋的鄰國、另外一個土豪國卡達準備申請2022年足球世界盃的承辦資格,一旦他們成功舉辦世界盃,其國際影響力會比他們賣幾年石油提升的更多。

阿拉伯商人自古以來都會做生意,看來確實如此啊。

阿拉伯人有自己的盤算,游泳館裡準備預賽的杜柯也有自己的想法。

杜柯看看自己身邊的隊友孫洋,又看看韓國隊那邊的一個隊員,心說,倫敦奧運會男子400自專案的冠亞軍都來了,我壓力很大啊!

韓國隊那邊那個挺韓式的帥哥,正是名將朴泰桓。

今年23歲的朴泰桓是08年奧運會男子400米自由泳金牌獲得者,並獲得羅馬世錦賽400自的冠軍,在2010年中國舉辦的亞運會上,他囊括100米、200米、400米三枚自由泳金牌,用時兩年完成了泳壇的大滿貫亞運、奧運、世錦賽)。

10年亞運會上,朴泰桓發揮極其出色、橫掃亞洲,他帶著巨大榮譽從中國回到韓國後,被韓國人捧到天上去了,甚至被韓國人譽為世界游泳史上最偉大的選手。

在今年8月舉行的倫敦奧運會上,在朴泰桓最擅長的400米自由泳專案上,他以2秒之差輸給了孫洋,獲得了一枚銀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