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行動,不單單是一部電影,也是向觀眾真實地展現去年發生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發生的10.5慘案。

和電影裡的情節一樣,兩艘我國商船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遭遇襲擊,十三名船員全部遇難。

被殺害的我國船員遺體非常慘烈,幾乎所有的屍體均被綁住雙手,頭部纏滿膠帶,背部有眾多槍眼……

在《穿越火線:湄公河行動》行將放映結束時,螢幕上出現了十四個真實辦案中犧牲的緝毒警的名字。

緝毒警是各個警種裡面犧牲率最高的,比刑警還要高。全國目前有兩百多萬緝毒警,單去年一年就有兩百多人傷亡。

金三角的獨品一直對滇西等地産生影響。我國為禁毒於一九八二年成立第一支禁毒隊,這支隊伍至今,已抓獲嫌疑犯三十二萬餘名。

三十年的時間抓獲三十二萬名嫌犯,平均一年抓獲一萬多名毒販,每天都有三十名毒販被抓獲。

三十年來,他們所面對的毒販,武器日漸精良,這支警隊已有將近四百人因傷躺進醫院,四十多多人犧牲。

他們生活裡,有著警匪電影的所有要素:槍戰、臥底、恐懼、終身殘疾……

他們每天都要面對各種複雜而又危險的情況,有的犧牲了,有的負傷了,甚至有人壓力太大......

真實的緝毒行動,遠比影片要兇險百倍!毒品犯罪是重罪,販賣超過五十克克海洛因就可以判死刑。

毒販一旦被抓住,往往就是死路一條,所以會拼死反抗。而毒品犯罪捉拿最重要的是人贓俱獲,需要近距離接觸,生死往往就在一瞬間。

李木之前甚至都不知道10.5湄公河事件,只是在編寫劇本的時候需要查詢一些資料才在網上看到了。

詳細地看完了整個事件的經過,特別是照片上那真實存在的十三名我國船員被虐殺的慘狀讓他心情很沉重。

雖然人們總是在抱怨自己生活的這個國度多麼多麼不好,看病、養老、結婚、買房、養孩子,似乎每一件事都令普通人束手無策。

一次大病可能將全部的積蓄都花光,如今動不動就十幾萬的彩禮也讓絕大部分工薪家庭出身的普通人一籌莫展。

為了一套房子一家人要忍受著親戚朋友的冷言冷語挨個借錢,甚至一個月的工資除掉日常花費之外都不夠養一個孩子。

有人不禁會問,我們生活的這個社會到底是怎麼了,連正常的娶妻結婚生子都那麼艱難。

抱怨歸抱怨,生活重要繼續,既然沒有條件就要努力奮鬥去給自己的未來以及子女創造更好的條件。

過年的時候李木回家參加了村裡一個小學同學的婚禮。

十多年前的老同學,從初中開始就不再一個學校,別說認識了,就算他說出名字李木都不認識。

那個同學十八歲高中畢業去深鎮打工,同去的還有他父母,起初他父母在流水線上工作,每天工作十二個小時,早八晚九點半,每個月休息兩天。

而他自己因為有高中文化,會最基本的辦公軟體,在生産部當文員,每天也是十二個小時,基本上就是統計一下各個生産線的資料,列印一些檔案,工作不累,就是時間長。

<101nove.、ipqc,三年後成了ipqc組最老的員工,組長離職之後理所應當地接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