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青青,雙胞胎中的姐姐,如果說家裡窮是缺點的話,那她就只有這個缺點。

今年十八歲,膚白貌美大長腿,學習成績常年霸榜,以至於一線城市教育圈的頂級高階中學,她就硬是憑著自己的實力考進去了。

當然,最主要的要素是,她是土著人,哪怕是窮的要死的土著人,也還是能夠在這裡高考啊。

這都不是重點,最重要的是,高階中學的費用真的是不低,但是這周青青就是很了不起,憑著聰明的頭腦,經常給人做家教,上到高中三年級,下到小學一年級,她全都可以輔導。

這樣的兼職賺的錢,足足夠她自己消費的,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頭腦,發現這樣的商機。

完全取決於自己的媽媽,孫群本來也是頭腦聰明,只是條件限制,上了小學三年級就被迫退學,但是高智商倒是遺傳給周青青了。

可憐的是,孫群最寵愛的兒子周偉卻並沒有什麼智商可言,成天插科打諢,要是在過去,肯定就是一個專門啃老的紈絝子弟了。

所以除非是過節或者是爸爸媽媽過生日,再或者是考試放榜了,其他情況下,周青青基本上是不會打電話給爸爸媽媽的。

她很能理解爸爸媽媽這麼辛苦的工作的苦衷和初心。

雖然大部分心思在弟弟身上,但是也很感謝他們給了自己這個機會,讓自己有書可讀,而不是初中畢業就去電子廠上班。

當然,她也清楚的知道,但凡她讀書需要爸爸媽媽出一分錢,她就失去這個機會了。

有時候也真的是覺得,就因為出生時候,自己一個器官和弟弟不同,被父母對待的差異就如此之大。

這事也是發生在自己身上,要是是在別家,那個和自己一樣的小姑娘,可能已經是電子廠的老員工了吧。

還有兩個月就要高考了,高考是一件讓她很振奮的事情,因為她肯定不會考的太差,清北都是可以考得上的。

說句不好聽的,要不是因為一些她所無法努力的原因,她早就是保送生了,只是因為沒有這個資源,所以只能靠自己考。

這次全市摸底考分數出來了,不是探花也不是榜眼,是狀元,這個好訊息,她還是很樂意跟爸爸分享的。

於是在去做家教的路上,拿起和爸爸的同款電話,撥通了爸爸的號碼。

老周腰間的“好運來”又想起來了,看了看手機小小的螢幕,顯示的是“女兒”,開心的不得了,肯定是又有好訊息了。

“喂,女兒,什麼事啊。”老周從腳手架上下來,偷偷的去了隔壁房間,壓低了聲音。

“爸爸,這次摸底考的結果出來了,哎,沒意思,又是第一名。”

周青青跟爸爸說話就是很輕鬆很不屑,一副把生活玩弄於股掌之間的感覺。

這樣的對話,讓老周自己也輕鬆很多,正能量的作用可能就在於此,同樣身處陰溝,卻讓人心境截然不同。

“乖女兒,你可要把爸爸的錢掏光了,待會爸爸轉200給你,反正你只要拿第一,無論是單科還是總分,我就給你200,但是最高也只能給200,給多了,那爸爸就煙和酒一樣都沒得了。”

這是老周和女兒的約定,只要周青青能夠靠市裡或者全校的第一,老周就得給周青青200塊的獎金。

這個獎金只能從老周的菸酒費裡邊出,周青青的良苦用心老周哪裡會不知道,只是每天干著沉重的體力活,不消一些菸酒,實在是難以扛過整整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