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有預謀的蝗災(第1/2頁)
章節報錯
秋色漸濃,晴空萬里,天氣涼爽。
再過一個月便是收穫糧食的日子,不過,豫西南的方國、洛國的糧食卻是提前收穫完。
在這數月前,洛國從蜀地低價買入大量的絲綢布匹、香料,之後就瘋狂的向其它方國換取糧食。
凡是能吃的,都不惜一切代價買糧,甚至洛國本土庫存的貝幣玉器都用來買糧食,就連那個與虞國一起開發的銅礦都挖銅礦變賣糧食。
一時間,整個夏王朝的方國都瘋狂地用糧食換洛國的銅,要知道,這些銅是以前銅價的四分之一,眾方國都計算著今年的收成,最大限度的去購買洛國的銅石。
在他們眼中,銅是硬通貨,糧食還能再種出來。
東夷諸國在表面上還臣服於夏,當他們得知洛國為了救災而低價出售銅礦時,他們立刻找人與陳華商議,用糧食換銅器,后羿十分高興,東夷諸國正缺銅造武器。
洛國利用水運、牛車、馬車將一批批的糧食運回洛城及附近的城邑。
一部分糧食則運去巴蜀、荊地,轉手賣給那裡的方國氏族,洛國從中賺取了大量的布匹絲綢、藥材、香料。
雖然不可能將其它方國的糧食都收過來,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削減其餘方國的存糧。
在陳華第一次南下救災的時候,他就已經命人在荊地西北放養蝗蟲,一批批的蝗蟲從洛國運到荊地旱區東北邊緣,在蝗蟲適合繁殖的地方大肆投放。
蝗蟲作為一種災害性的物種,每年夏、秋為繁殖季節,在碰到大旱之年,它們的繁殖速度非常迅速。
就這樣,在四千年前,一場人為的蝗災就這樣慢慢醞釀成一場可怕的自然災害。
一場受災面積廣,危害性極大的災害在荊豫兩州交界處悄然爆發。
豫西南在洛國南部,那裡的方國現在與洛國相交甚好,陳華自然不會讓他們受災。
陳華讓呂國帶頭提前收割糧食,減產的糧食都算進洛國頭上,這樣,豫西南的方國才狠心提前收割糧食。
巴蜀,在孟塗的穿心引線下,蜀國的伯候之子也娶了洛國的伯候之妹,孟塗還引薦巴蜀有名的產鹽方國——巫咸國給洛國。
巫咸國是堯帝巫師的封國,封地在大巴山中,山中無平原耕作,卻盛產食鹽,很多部落都會用糧食布匹等物資與他們交換鹽,巫咸國還是巫峽文化的發祥地。
夏后氏壟斷了豫州西部、冀州西部、雍州的鹽,達到控制這一區域方國的目的。
洛國雖然在南山澤開發了黑山部落的鹽礦,但隨著洛國人口增長,鹽的產量慢慢變得緊缺,毫無疑問,這個巫咸國是洛國的及時雨。
在今年秋季的一天,蜀國和呂國的迎親隊伍一起來到洛城。
陳華命人好好招待,那些陪嫁的物品都準備妥當。
陳華一身正裝,在洛城的大殿上,坐著面向眾人,莊嚴地說著。
“小蝶、茉莉,你們本是我以前在黑山部落...跟隨我回洛國的婢女,你們一直照顧著我和宓妃,我待你們如妹妹,今日,我正式冊封你們為洛國的‘長帝姬’。”
“希望你們以後成為洛國與呂、蜀兩國締結姻親的紐帶,將我們洛國的精神、信仰、威名、知識帶到呂、蜀兩國。”
小蝶和茉莉是侍奉陳華一家多年的婢女,陳華在扈國那些所謂的親人已經全部死光了,他身邊的婢女自然變成與其它方國結親的“長公主”,公主和長公主是東漢之後的稱呼,夏商周時,稱帝姬。
“承蒙洛伯候聖恩,我們二人必定將洛國的威名遠播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