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來,不知不覺,陳華在西王母國已經一年了。

哈密王子作為人質被軟禁在瑤邑,吐火羅被迫臣服於西王母國,每年向西王母國納貢。

而附近的犬戎、北狄、鬼方、羌方的諸部則是和西王母國保持友好的關係。

陳華當了西王母國的王,在這段日子裡,他團結各個氏族,興耕織,修水利,建學校、醫院、搭路橋等實施一系列的措施。

期間,他將西王母國劃分為九個州,並將每一個州內的氏族重新劃分,並派遣州牧進行管理,一些區域大族的族長則被封為州牧,州牧負責徵收旗下氏族的稅收、管理旗下氏族和執行中央頒發的法令。

一切都管理得妥妥當當。

而在夏王朝那邊,武觀之亂也塵埃落定,陳華還是無法阻止歷史的發展。

武觀被放逐西河後,他一邊虛心的接受洛國為首的二十二盟國的援助,一邊收買莘國的氏族,並且還與北狄、葷粥人合作,在極短時間內就發動第二波政變。

由於北狄、葷粥的加入,安邑附近的大族方國都無法阻止武觀的叛軍,叛軍甚至乎一度逼近夏都安邑,情況十分危急。

夏後啟立刻任命彭伯壽為大司馬,糾集九州方國的軍隊的組成聯軍,對抗武觀的叛軍,其中洛國等二十二個聯盟國也被徵集到前線。

彭伯壽最終擊敗了武觀,但夏後啟還是沒有處死武觀,將武觀留在身邊。

這一戰極大消耗了仲康、元康、太康等王子的實力。

而在當時,東夷有窮國的后羿卻裝病,他特意拖延救駕的時間,等到武觀之亂快要結束時才帶兵出現,極大地儲存了東夷勢力的實力。

到了今年春季,夏後啟積勞成疾,駕崩了,其子姒太康正式繼位。

西王母國與夏王朝一直有密切的往來,太康繼位後就立刻派遣使者前往西王母國。

現在,西王母國的君主是陳華。

殿廳裡,陳華坐於王座上,西王母則坐在左面,瑤姬在他右面,大臣們也都坐在殿廳中間道路的兩側。

“從炎黃時代開始,中原政權與我們西王母國就保持著友好的關係,他們每次新首領繼位,都會來拜訪我們西王母國。”旁邊的王參說道。

“嗯嗯。”陳華點頭,“傳他們進來吧。”

孟國伯候孟津是太康的臣子,這次太康繼位,按照祖輩傳統,派遣使者拜訪西王母國,互傳禮品,表達兩國邦交友好。

孟津在來西王母國之前,就打聽得知西王母國的首領也換了,而且還是一個男的,再仔細打聽,原來那是扈國的三少主,還知道這個三少主還是王母娘娘失蹤多年的兒子。

他並不記得這個三少主長什麼樣,他感到非常困惑,當年扈國三少主不是被夏後啟秘密殺死的嗎?怎麼又變成西王母的兒子東皇太一?

現在是夏後啟的兒子太康繼位,他這次來這裡除了要告知西王母國外,最重要的是與西王母國的新首領修好關係,特別是要抹去之前夏後啟對這個三少主所做的壞事。

為此,徐妃和孟津等人親自挑選了非常多的精美禮物,去討好東皇太一。

孟津在崑崙宮殿外接到命令,就和幾個隨從帶著部分禮物走入殿內。

孟津恭敬的邁步走進來,在門口就瞧見了東皇太一的尊容,可是距離有點遠,看得不太清楚,只是那人的面容輪廓有點兒熟悉。

這一走近,他當場嚇了一跳。

西王母國的新首領‘東皇太一’竟然是洛國的伯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