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

斟鄩邑前。

數萬個穿戴不一的戰士聚集在此。

他們有的披甲持銅,有的披著獸皮持石,林林總總...各式各樣,每隊人馬面前都豎立著一面屬於他們自己的圖騰和一面夏王朝的圖騰,而且,每個人的額頭都纏著一條紅布條。

秋風吹來,旌旗漫天。

在這大隊人馬前面,一個高約三丈的夯土高臺威嚴聳立。

高臺頂部一巨大方鼎燃著熊熊烈火。

臺下前,正跪著五百個年輕奴隸,這些奴隸被反綁著手,個個低著頭不敢有絲毫違逆。

在場的氏族將士都在靜靜地等待著、恭敬看著臺前那些十多個巫祭祀。

那些巫一邊跳舞,一邊吟唱,一邊將手中的五穀撒在祭臺周圍,還向那些跪著的奴隸砸撒五穀...

除了這些奴隸作為人牲外,前面還整齊擺放著豬、牛、羊、馬、犬、雞,這六畜,還有黍、稷、麥、菽、麻五穀。

六畜五穀和人,湊齊完整的祭品。

片刻後。

“殺牲祭旗...”

“諾。”

隨著一名黑袍巫師厲聲一喝,旁邊迅疾走出了百名持銅刀的戰士,他們很快就走到那五個奴隸的後面。

手起刀落。

噗!

噗!噗!

一個個人牲人頭落地,頓時將祭臺前染成一片鮮紅。

“偉大的昊天上帝,我將這些奴隸的性命奉獻予爾,請佑斟鄩戰勝武觀,平定西河之亂。”黑袍巫師在虔誠禱告著。

禱告完後。

一身威武戎裝的太康緩緩走到那高臺之上。

他慢慢開啟手中的竹簡,莊嚴地宣讀起來...

“嗟!諸將士,予誓告汝:西河武觀犯上作亂,怠棄三正,天用剿絕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罰。攻不攻,汝不恭命,守不守,汝不恭命,用命,賞於鄩,不用命,戮於野。”

...

...

臺上的太康莊嚴地師誓著。

但有些比較落後的氏族,或是一些不怎麼懂文言文的氏族人卻不知道太康說誓詞是什麼意思,比如擁有自己文字和文化的洛氏便是其中之一。

“洛伯候,太康候說的話是什麼意思?”

“說的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