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儲君之爭(第2/2頁)
章節報錯
...
這些當面朝貢的伯候都是夏王朝裡最有威望的大族,像洛氏這種不出名的小方國只能在最後一併被請到後面去給專人處理,處理完了,便在外圍找個空位坐下吃食。
很快,來朝貢的諸侯都已經獻物坐好,夏後啟也說正事了。
“在數歲前,吾提出設立儲君之事,爾等意見不一,或說應立太康為後,或說應立仲康為後,或說應立武觀為後...”
“吾苦思數歲,現終有結果。”
“今歲征伐三苗,仲康與武觀表現搶眼,尤以武觀,其僅率一旅之眾大敗五千‘苗卒’,甚是勇武。”
“看來,武觀可勝任儲君一職。”
夏後啟剛說完。
四子仲康的謀臣兼大司馬胤侯就行出來,拱手連道:“後主!儲君之職關係甚大,並不可以武為尊,文亦當兼修,臣認為,仲康候之戰功雖不及武觀候,但仲康候飽讀聖賢之學,堯、舜、禹之書盡皆通識,仲康還在修習南方三苗之語、北方狄人之語、西方戎人之語、東方夷人之語,大夏王朝乃萬世之國,四方蠻夷終臣於夏,顯而易見,仲康之學識能為所用也。”
武觀能武,仲康能文...
在這兩人之間抉擇,是夏後啟一直苦惱的事。
夏後啟又再陷入兩難。
“後主!”
一直沉默的莘國伯候莘伯終於忍不住站出來說話了:“臣認為,武觀和仲康都不能勝任。”
“嗯?”
夏後啟不由瞅了眼一旁的太康,對於太康的能力,夏後啟是知道的,太康文不如仲康,武不如武觀,這幾年,徐妃有意無意的向他提及立太康為儲君之事,他都是敷衍過去,選繼任人是大事,可不能兒戲,一定要選出一個能力出眾的人,出來才能讓所有人信服。
“未知有莘父可有人選?”夏啟明知顧問。
“臣認為,太康才可勝任儲君。”莘伯連道,“太康善用人,正如當初夏後主你一樣,夏後主當年善用我們有莘氏之卒,從小小諸侯起家,到最後令天下氏族都順服,就連十分善戰的東夷人也都為後主所用,這一點,是太康所具備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夏後啟臉色微變,當初自己便是藉助徐妃家起家的,這個有莘氏老是拿這事來說事,現在莘國影響力大,實在不好當面得罪這個親族。
“選後主之事,事關重大,實不宜草莽,各人有各自的道理,我也不好做出定論,那你們說說,該立哪一位世子為後?”
夏後啟也是苦惱,他自己的皇位可是搶回來的,他並不想自己的兒子重蹈自己的所為,導致兄弟相殘,所以他一直想找出一個令所有人信服的人繼任,可現實總是事與願違。
“我認為選太康候,太康有聖德,太康可令天下諸侯信服,戰事也會較少,我們也可安居。”
“我認為選仲康候,仲康通古今,若是今後再遇洪水,仲康有先人之經驗,定能再現大禹之威。”
“武觀候善戰,依我看,武觀候當了後主一定能讓四夷臣服。”
......
各方各派都說出自己的理由,互不想讓,場面很是熱鬧。
可在榻上的夏後啟感到十分頭痛,人老了,就會想辦法讓後代安穩,特別是他辛苦建立的夏王朝,實在不忍毀於一旦。
“好了,好了。”夏後啟終於忍不住道,“每歲都這樣,今歲定要把儲君之位確立下來,我給你們十日時間,十日後再在這選出儲君,你們給我一個滿意答案,一但確立下來,任何人不得違逆。”
“散了...”
(本章完)
喜歡帶著網購闖夏朝請大家收藏:()帶著網購闖夏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