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一屁股坐下,其餘人連站起來,向他拱手行了個禮,太康點頭,示意他們坐回。

太康鄭重道:“洛國乃我父親封之方國,我母令我督立國儀式,這鐵木氏和邊河氏...實在目中無我,目中無夏王朝也。”

“洛伯候,你打算怎麼處置這兩個氏族?”

太康忽然對政事這麼熱情,陳華出乎意料。

想了下,又明白過來,不出幾年,武觀就會造反,之後夏後啟崩,太康繼位,按照歷史發展,太康能當君主,繼位之前肯定有一定的聲望和才幹。

想過後,陳華一臉無奈地道:“回太康侯,我們洛氏實力弱小,整個洛氏才九千之眾,能夠用於作戰的戰士只要一千,現在實在無力征討他們啊。”

不是不征討,而是沒這個必要,軍隊只訓練了一年,一旦戰爭,可是會死人的,陳華不願看著自己未成型的軍隊白白犧牲掉,在非必要情況下,他是不願意發動戰爭的。

太康眉頭一皺,想起了之前徐妃的教誨。

兩個月前,洛氏和太康大敗有虞氏。

他們回到洛氏後,發現徐妃竟帶著數千大軍趕到洛氏,但徐妃得知太康英勇之事後,她卻讓太康繼續留在洛氏歷練,有三千兵馬隨太康留下,臨走前,徐妃讓太康借洛氏的力量去征討南山澤一帶的部落,這樣徐妃就可以讓夏後啟立太康為繼任人,畢竟現在還沒有嫡長子繼承製,王位可是要透過競爭得來的。

太康又道:“難道有我太康在,伯候還懼怕這兩個忤逆氏族?”

陳華一愣,根本沒想過太康會繼續幫自己。

“如果有太康侯幫忙,就實在太好了。”

“嗯。”

太康點頭,又掃視著在座的各個氏族族長,他眉宇間散發著王的氣息,讓在座人都不由折服。

太康連問道:“我問你們,如果洛伯候攻打鐵木氏和邊河氏,你們可會出兵幫忙?”

黃雲氏、魚部落、水部落這些部落屬於小族,還沒有與洛氏到了出生入死的地步,給他們利益,他們便會恭維你,但一旦要作戰,他們就要認真權衡利益與弊端。

倒是鐵石部落鐵達不假思索地點頭:“如果洛伯候要徵用我那鐵石部落的戰士,我們鐵石部落會全力支援。”

其餘族長猶豫了片刻,迫於太康的壓力,也紛紛贊同:“我們也一樣,支援洛國。”

太康回頭笑看著陳華,說道:“洛伯候,既然你們這些氏族都支援,那我們是時候商討一下征伐忤逆氏族的對策了。”

陳華原本

計劃先經營好自己能管的氏族,好好種田,慢慢訓練兵士,但現在太康卻這樣幫自己,不知是禍是福...

無奈的看了下四周的氏族族長,從他們的眼中可看出,他們並不想爭鬥。

既然太康執意要建功立業,那就只好挑一個好捏的柿子來捏了。

鐵木氏勢力強大,並不是很好的選擇。

陳華說道:“那些忤逆氏族不尊重夏後主,是應該給他們一點教訓,但如今春日將至,不久後,其餘氏族還要準備春耕,我們的時間並不多。”

“據夏海州牧說,邊河氏族只有五千之眾,距離我們較近,他們態度最為惡劣,我們就拿這個邊河氏族下手吧。”

“邊河氏族之前是河國的氏族,我們攻打他們,河國恐怕會有意見。”有人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