宓妃笑著對陳華說道:“你就跟著他們去捕魚吧,我今天要跟姐妹們去山頭採集,晚上我會來找你的。”

“嗯嗯。”陳華連點頭,掃了眼捕魚隊,發現洛克也在,他便安心下來,人總是喜歡與自己熟悉的事物呆在一起,而這個洛克可以說是他第二個朋友。

片刻。

部落的男女老少都圍在廣場中間聽著洛羊族長和部落的巫師訓話,是一些鼓勵大家的話,還有關於勞動分配的事情。

之後部落巫師便舉行一個莊嚴的儀式。

只見他在部落中間的祭壇上,擺上烤魚、穀物、果子,然後就在那吟唱跳舞,他穿著一件黑白的布衣,頭戴羽毛,一副神聖的打扮,周圍的族人都莊嚴地看著。

一番祈禱後,那巫師便從一個精美的紅漆木盒裡取出一塊卜骨和一根燧木,那卜骨上有著很多碳孔,上面還刻著些奇怪的象形文字,只見他將燧木放在炭火中烤紅,便用燃著的那頭用力塞進卜頭骨的孔洞中,反覆幾次,卜骨就被插烤得吱吱作響。

之後,巫師便捧起那個被炭火烤得骨裂的卜骨仔細地觀察著,他嘴角慢慢微微上翹,然後拿著卜骨走到族長的面前細說幾句。

族長也露出微笑,然後大喝道:“今天是吉兆,我們會平安的。”

周圍的人一陣歡呼。

夏朝乃至商朝,先秦時期的人類對占卜和祭祀非常看重,也必不可少,人們做任何事情前都會選擇占卜,若是卜得凶兆,他們便不會去做,這也是那時候的人類對大自然的敬畏和人類精神的寄託。

一些成年男女拿著耒耜石鎬去耕作、一些強壯男人拿著弓箭長矛繩子去狩獵、一些男女拿著漁網木叉去捕魚、一些女人則提著藤籃籮筐去採集,一些老弱留在部落裡磨石搓繩、一些大胸婦女則留下照顧幼兒和縫補皮衣、還有些男人也留下砍柴和守衛部落,而巫師和長老等高層則去研究藥草和整理祭祀占卜的事宜...

部落的男女老少都有自己的工作,大家都開始忙個不停。

......

洛河這段寬二十多米,這次出來捕魚的人數有一百多個,大家來到河邊,隊長洛魚響就開始安排人員到各自的區域捕魚,每2個人負責一個地方,不能越界。

木舟木排的數量不多,只有與隊長關係好的人才能得到,部落的捕魚工具並不豐富,網、木舟、捕魚籠這類工具也是隻有有關係的人才能擁有。

“這東西能抓到魚?好歹也給我一個網咖...”

陳華看著自己分到的那根木魚叉有點發懵,這好聽點就叫魚叉,實則就是一根削尖的木棍。

跟他一隊的洛克也是隻有一根木棍魚叉,他領著陳華來到二人作業的河邊,這是一個比較深水的回水口,這裡四周沒有水草,魚肯定不會選擇在這裡捕食,這是一個很差的捕魚區域。

二人的木魚叉都不夠鋒利,洛克在教著陳華用石塊磨木魚叉。

“對了,洛克大哥,你一天能捕多少魚啊?”陳華好奇地問道。

“我一天能叉三條魚。”洛克放下魚叉雙手比劃著,大概是說巴掌那麼大的魚。

“好厲害啊你。”陳華連問道,“對了,那你夫人呢?”

“我夫人在田裡工作,一天能領一掬粟米。”洛克將雙掌合攏,示意一個量。

掬是原始計量單位,意思是雙手捧起的量,也是先秦時期人們普遍認的量,大概為一斤上下的糧食。

一個家庭就這麼點食物?只能勉強夠吃吧?聽說還要上交一些食物,還要用來換獸皮和陶器等生活物件...

這生產力非常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