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皇宮居住的,大多都是龍子龍孫,或者武皇的寵妃、內務大臣等等。只有國師閣,雖然住的不是龍子龍孫,但武國上下,王侯大臣,沒有人敢對國師閣裡的人不敬。

因為,那裡住的,是整個南陽武國左道最高的人張不惑!

提起張不惑,即便是從來不屑於左道旁門的人也要敬佩一句:“國師!”

三千多年前,南陽武國立國。當時南陽武國的範圍內,一半是妖獸的地盤,一半是其他武國的地盤。

張不惑跟隨武皇建功立業,立下汗馬功勞。甚至可以說,要是沒有他,南陽武國能不能建立都很難說。

歷經艱險,武國建立,要建造陽都。也是張不惑一手主持,移山填海,佈下陽都大陣。上承周天星鬥,下承地脈、水脈,終於引來龍脈之力,蘊養整座陽都。

當時,有不少武者受過陽都大陣的裨益,封王封侯者也不在少數,張不惑的名望一時無人能及。

但張不惑並沒有藉此找武皇要求什麼,而是隻封國師之名,不要任何封疆,在皇宮中閉關。

這些年來,張不惑就和武皇一樣,基本見不到身影,但,誰也不能小覷他!

國師閣裡,玄關巧物比比皆是。其中還有人在研究、學習。這些人都是國師的弟子或者隔代弟子,張不惑雖然閉門不出,但這麼多年他也教出不少弟子,都是精通左道之術的奇人。

在外面,說是國師閣出來的弟子,沒人敢輕視!

國師閣的最中央,這裡是陽都大陣龍脈的一處龍眼,龍脈之力在這裡凝聚到了極致,甚至還有龍脈之力生成的異火,龍炎。

旺盛的龍炎在不停的燃燒著,熾熱的高溫讓元尊都無法接近。而龍炎之上,有一尊四方大鼎,鼎身為玉石所鑄,上面列滿符文和鼎紋,散發玉光,一看便知道不是凡物。

在大鼎旁,一名白須老者盤坐而坐,面對著這鼎爐,一動不動,宛如雕像。他就是那個名揚武國的武道大師,張不惑!

張不惑閉著眼睛,就連氣息也微不可聞,彷彿和周圍的環境融為了一體。

忽然,一股波動輕微傳導到了陽都大陣,張不惑猛的睜開眼睛,渾濁的老眼陡然清醒。

“這波動?好熟悉,是《左道三書》!”張不惑目中精光閃爍,早就波瀾不驚的心緒居然激動起來。

“《左道三書》的波動出現了,哈哈哈,你還是沒忍住,來陽都了。”張不惑大笑,“雖然還無法察覺到你在哪裡,但是隻要是在陽都,你就絕對逃不過我的手心!”

他看著眼前龍炎祭煉的大鼎,眼色變化,終究還是把那縷激動按捺住。

“已經祭煉這麼多年了,決不能功虧一簣,只能讓弟子們出手了。”張不惑一念一動,聲音便傳到了國師閣裡幾個親傳弟子的腦海裡。

“即日起,在陽都裡查詢一張殘頁,只要與它有關,不管是人是物,都帶回國師閣!這張殘頁一定要找到,無論付出什麼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