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闕寫完,三王子已經忍不住贊嘆出聲,道:“真是好文采,雅問天宮,文思斐然……”

他還要繼續點評,景紅陽瞪了他一眼,他趕緊閉嘴,但眼睛卻興致勃勃的盯著方一諾的詞句。

方一諾的這首詞,是照搬前世華夏大才子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這可是流傳千古的經典之作,後世傳唱。

不僅如此,據說當時這詞改變的曲子也是名曲之一,只是後世遺失了。然後後人自己加了調子,雖然也是佳作,但方一諾總覺得,或許在古代,這首詞的曲子會完全不同。

畢竟時代不同,用的樂器和演奏方式也不同了。

他之所以寫這首詞,就是想用來和那青銅板融合,看能不能借助詞將音律曲補齊。如果能成,那定能成為一大名曲!

方一諾一氣呵成:“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蟬娟。”

至此,整首詞寫完。凡是有點文學水平的,看到這首詞都被震撼住了。

三王子一臉興奮,心裡不斷的咀嚼著詞中的意境,一時間覺得妙不可言。要不是景紅陽在旁邊,他早就開口稱贊了。

桃姐的美目中水波流離,她作為倚紅樓的負責人,自然懂得詞曲音律。這詞真是難以挑剔,月色美景,遐想,情懷曠達,特別是後文的人文情懷,簡直就是點睛之筆!

景紅陽有點水平,但不是很高,他只覺得這首詞讀起來是有點不錯,沒想到裡面的遐思。而且他看方一諾不順眼,自然是要貶低的。

他先是看向何晟安,想看他對這首詞的看法。只見何晟安一直搖頭,說不出一句話。

景紅陽以為他在說這詞不行,其實何晟安的意思是。這首詞水平太高,他沒有資格點評,要他批評方一諾,他做不到。

“哼,幼稚,一竅不通的東西,也好意思拿出來賣弄?”景紅陽剛剛說完,突然聽到一聲贊嘆:“真是仙人之筆,詠月詞之絕唱!”

眾人回頭望去,發出這聲音的,正是屏風後的夢巧音!

夢巧音的聲音中帶著震撼,“這首詞真是太妙了,小女子已經很久沒有見過如此佳作了。詠月思懷,浪漫又豪放,似痴非痴,憤極悲極。既有人生無常的感嘆,又有千裡兮共明月的神交。便是見到此詞,小女子也不虛此行了!”

夢巧音的話讓眾人皆是心中震撼,想不到夢大家都對方一諾寫的詞如此高的評價。在場景國眾人,花盡心思也不能讓夢大家另眼相看。

而這小子,僅僅憑一首詞便能讓夢大家說出“不虛此行”的話,其中的差距,讓所有人羞愧不已,不敢再蔑視的看方一諾。

特別是景紅陽,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在這麼多人面前丟臉,還是被夢大家打臉,他脆弱的自尊心已經爆炸了。

景紅陽這時不僅恨方一諾,就連夢巧音也記恨上了,這該死的女人!虧自己如此討好她,她竟然為方一諾說話!可恨之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