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恢復李承乾太子之位(第2/2頁)
章節報錯
“咦,郡王你怎麼罵人呢?”
“罵你不對啊?虧你為將多年,這都看不出來,你以為承乾為什麼拼了命往雲中跑?”
這話一出,所有人都愣了一下,這些人都是當時良將深通韜略,瞬間便明白了。
“郡王...你說那位是打算往大漠深處跑?”
李孝恭不再搭理他們扯開尉遲敬德的手,快步向前走去,同時說道:“今日剛有人獻上幾名胡姬,本王得趕緊回去享受一番,可不跟你們這幫糙人閒扯了。”
太極殿內,李世民一臉鬱悶的來回踱步,長孫無忌、褚遂良、魏徵、房玄齡則在商討如何讓李承乾出兵。
長孫無忌依舊一副從容模樣,聲音平靜:“諸位大人,我意,立刻下旨令李承乾出兵進攻大度設所部,延緩其渡河速度,同時令其拿出雲中都督府中一半糧草支援朝廷大軍。”
這確實符合朝廷目前所需。
但還是那個問題,李承乾已經明擺著造反了,他憑什麼聽朝廷的啊?
而且軍情瞬息萬變,長安又距離大漠數千裡地,來回討價還價的時間,李績都餓死在大漠個P的,所以必須給出一個讓李承乾無法拒絕的好處。
這個好處他們心裡其實明鏡一樣,但這話絕對不能由他們說出來。
殿中氣氛一時有些沉默。
良久李世民終於停止踱步,走到眾人面前,有些明知故問道:“商討的如何了?”
這些人倒也精明,也不說話,而是將寫好的旨意遞給李世民:“還請陛下御覽。”
李世民接過後看了看,皺著眉頭:“那個逆子會聽話出兵?”
幾個人你看我,我看你,誰也不說話,這不是明知故問嗎?答案肯定是不會啊。
到底還是魏徵膽大,打破沉默道:“陛下,要不權宜之計?咱們以恢復太子之位換其出兵如何?”
這話算說到大傢伙心裡了,因為這個好處李承乾說什麼也不會拒絕,也無法拒絕。
現在問題就是李世民肯不肯拉下臉朝令夕改了,畢竟這相當於跟自己兒子低頭。
李世民不愧是千古難遇的明君,沉默了十幾分鍾後,臉上已看不見絲毫情緒,好似恢復了一個政治家應有的冷靜。
“嗯,魏徵所言,倒是個不錯的權宜之策,如此就去辦吧。”
沒想到李世民這麼快就答應了,眾人愣了一下,隨後都一臉欽佩,如此胸懷當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陛下聖明,我等欽佩。”
其實此時李世民已經說不清楚自己到底是生氣還是不生氣了,相反他有點佩服李承乾,自己這個兒子竟能在毫無根基的情況下硬是拼出了一條路來,而且還將他逼迫至此。
念及此處,他不由捫心自問,難道自己以前看錯李承乾了?難道還是這個嫡長子最像他?
兩日後,恢復李承乾太子之位的聖旨,便傳遍天下,這也讓長安城內局勢更加詭譎,特別是李泰的武德殿,一改往日門庭若市之狀,有那麼點樹倒猢猻散的味道。
遠在雲中都督府的李承乾,這幾日一直忙於他的造紙大業。可謂漿裡來,水裡去,雙手被鹼性的紙漿浸泡得多處腐爛脫皮。
熬紙漿的土坑內,蒸汽升騰,李承乾看著自己‘傷痕累累’的雙手,不住呲牙,想掙點錢容易嘛。
走出土坑群,旁邊不遠便是晾曬成紙的地方。
數不清的紙張整齊地鋪在木板上,在陽光下泛著微微的光澤,一陣微風拂過,紙張輕輕顫動,發出細微的沙沙聲。
這場景讓他很是滿意,緩步走到一塊木板前,俯下身,小心翼翼地揭下一張已經晾曬好的紙。
紙張質略微有些粗糙,但好在韌性不錯,書寫足夠了,而且主要是這玩意造價低到幾乎沒有。
現在就該研究銷路了,也不知道薛仁貴倆人找商人找的怎麼樣。
這時遠處侯君集三人竟一起疾步走過來,而且臉上全是狂喜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