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王府的燈火幾乎亮了一夜。

趙臻並同父同母的妹妹趙元棠、弟弟趙譽都坐在韶王的書房裡, 丫鬟熬了醒神湯給他們送來。

“人還沒來?”韶王問道。

丫鬟一臉茫然, 搖頭:“尚未見有人回來。”

“去書房外候著, 有人來立即通報。”韶王說著, 喝了口湯。

丫鬟應聲退下, 走到門邊,又怯生生地抬頭看了眼父子幾人:“王妃那……剛派人來過,說是天都快亮了,王爺……要不要回去歇息。”

“呵, 又是那幾個僕婦?崔氏真是越發沒用了,讓幾個下人耀武揚威,天天幫著出謀劃策。”韶王冷笑。他臉上還帶了淤青,看著滑稽,可沒人敢笑。

聽他說來, 屋子裡除了趙臻, 姐弟二人面色都有些怪異。

崔氏是天子指給韶王的繼妃, 饒是手足三人對這位母妃並無多少好感,可顧忌到身份, 該給的敬重還是給的。

只是崔氏有時做事, 的確太小家子氣,頗丟人現眼。

從前韶王府用來賞賜下人的金簪,到了崔氏手裡,就成了寶貝,去年還拿一支送給了韶王手下一得意武將的妻子。

拿下人花樣尋常的帕子,當親手繡出來的送給趙臻的妻子和趙元棠。

連說著給世子做衣裳, 在鋪子裡和人發生爭執的布料,還是臨時聽僕婦說要拍拍世子馬屁,才匆匆忙去隨便買的……

丟人現眼的事情多了,韶王府上下只願她當個紙糊的王妃。趙臻娶妻前,掌家的是仍未出嫁的趙元棠,成親後內務就落到了世子妃顧氏身上。

顧氏也是天子指婚。顧家是沒落的將門,顧氏自小馬背上長大,耍得一手刀.劍。嫁進韶王府後,將王府上下打點的面面俱到,崔氏雖不滿,可.榮.華富貴沒少了她,她便一心撲在怎麼生個兒子鞏固地位上了。

“十郎那邊,確定十一娘入掖庭後不久,就染病沒了。”趙臻打破書房內的空寂說道。

掖庭那樣的地方,幾乎日日都會有屍體被抬出去。染病死的,被打死的,自己把自己嚇死的,還有受不了折磨自盡的,什麼樣的死法都有。更何況,韶王府出事那年,推算起來,十一娘才四歲。

四歲入掖庭,五歲染病沒了,這在任何地方聽起來都覺得只是意外。

但如果,人真的沒死呢?

“十郎那時候年紀也小,說不定這事他已經急得不清楚了。”趙元棠看向韶王說道,“父王見過那位胥小娘子嗎?”

當初韶王從宮裡帶回來女人不是一次兩次,趙元棠是嫡女,對這些伏低做小,只求著男人垂憐的女人沒有任何好感。況且十一孃的生母是個謹小慎微,不怎麼在人前露臉的,她現在去回想,模模糊糊一張臉,只是性格似乎不錯。

“都說十月懷胎,我記得十一娘是不足月就出生了。別的弟弟妹妹六個月的時候眼睛都能跟著人了,被姨娘們抱著來見父王,一個個反應快的很。十一娘卻呆呆的,總是生病,一直不怎麼在人前露面。姨娘們背地裡常常嘲笑十一娘是個藥罐子,母妃倒是很喜歡她,有時還會召了她們母女倆來說說話。”

趙譽仔細回想不多的記憶。

“我記得母妃說,十一娘長得很像她生母,長大後會很漂亮。”

韶王的心情不算差,但也明顯稱不上好。

他是對庶出的幾個兒女沒有那麼多的慈愛。當初的意外,他只能保下三個孩子,餘下的庶出子女,他自然知道要麼死要麼充入罪奴。但他平反後頭一件事,就是懇求天子釋放關在掖庭的三個孩子。

當年留在宮裡的釘子傳話說,除了九娘、十郎、十一娘,餘下的孩子全都被處死。這三個孩子因為年紀太小,進了掖庭。

時過境遷,釘子已經廢了。連孩子也只剩下僥幸活下命跟著逃到南方的十郎,九娘失蹤,十一娘幾年前病死。

聽趙譽說起發妻曾經說過的話,韶王腦海中這才晃過一張臉。

“十一孃的生母,是嬗姬。”他說道。

韶王話音落,書房的門被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