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第1/3頁)
章節報錯
胥九辭愣了一瞬, 隨即皺起眉頭:“你怎麼會見到他?”
趙幼苓不由自主地看過去。
胥九辭能在宮裡這麼久, 且還爬到了司禮監掌印大太監的位置, 自然不是什麼愛憎分明, 非黑即白的人。
除了韶王, 她真的從來沒見過胥九辭對誰是這樣明明白白的厭惡的態度。
“今早韶王剿匪歸來,我是湊巧見到了他。”趙幼苓垂眸。
“他發現你了?”胥九辭問。
趙幼苓搖頭。
“沒發現就好,以後也不必和他見面。就算他要見你,也不必去見。”胥九辭的聲音透著涼薄, 對著韶王絲毫沒有敬意,冷冷說道,“他有兒有女,有妻有妾,當年他能不管你們的死活, 如今難道還想管你們?”
趙幼苓輕輕應了一聲。
胥九辭對韶王當年丟下妻兒的事, 一直心有不喜。趙幼苓知道, 這不喜裡頭更多的是因為她生母的死。
同樣因為年紀小,沒有斬首而是被送進掖庭的, 還有九娘和十郎。她被帶出掖庭後就沒怎麼見過他們, 更是不知如今他倆是生是死。
趙幼苓想起那日被抱著帶出韶王府,身邊是九娘和十郎的嚎啕大哭,她眼前看的卻只有韶王府的大門。
朱門高闊,金碧輝煌,多少龍恩加註造就那一派富貴風流的氣象,可仍舊抵不住一日翻天覆地, 龍恩盡數收回後,落得的悽涼。
胥九辭見她答應了下來,這才臉色好轉。見趙幼苓伸出的手掌內側留了曾薄繭,忍了忍,到底沒有再露出什麼憂慮的神色。
她流落至關外求生的事,說到底不是韶王的錯。就連韶王當年的謀反罪名,也已經平反。她有身生父親,且那個父親位高權重,論理她應該回去。
只是一想到她是阿檀的女兒,他就想再多庇護她一些,不叫她像生母那樣,再被韶王傷一次。
想到韶王附近府裡的那些情況,胥九辭的眼底就帶了幾分堅定。
不管趙幼苓會不會回去,她在胥府一日,他就護一日,就算回了韶王府,他這個義父的身份也不是韶王能隨便就撇清的。
胥九辭話裡雖不願趙幼苓和韶王再有什麼牽扯,對於韶王府內的人事他卻一一都與她說明。
韶王當年“謀反”,帶著兩個嫡子一個嫡女,以壯士斷腕之姿逃離京城,韶王府的一眾女眷,由王妃領頭自刎。盡管有膽怯者臨死退縮,但結局仍舊逃不過一個死,不過是從自刎變作斬首而已。
如此,等到韶王平反歸來,即便京城未破,昔日的韶王府也早已人去樓空。
如今韶王新娶的妻子是汴都大家崔氏的旁支,另有三個妾,及不知數的美人。除了韶王在外時納的兩名良家女文氏和甄氏外,另有妾魏氏是鴻臚寺卿之女。
趙幼苓行十一,前頭除大郎趙臻、二孃趙元棠和三郎趙譽尚且活著,九娘、十郎生死不知外,餘下幾子全都死於廢太子趙昱之手。
韶王府的美人這些年暫時還無所出,文氏生了一子,甄氏生了一子三女,正妃崔氏懷有身孕,據聞會是一位小郎君。
“趙臻的世子之位已經是板上釘釘,但如果韶王妃這一胎果真是男胎,世子之位就不好說了。”
趙幼苓正低頭喝茶,聞聲微微愣神,抬頭看向胥九辭。
“就算是個男胎,那也不過還是個孩子,大……世子已經成年,十七郎理該威脅不到他。”她算了下排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