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顧博文下朝回府,便急匆匆地去了秀清軒商量。

秀清軒是顧相爺大夫人王秀清的住處,王秀清是當朝一品尚書令之女,顧府女眷出身以王秀清為尊,故而王秀清在顧府上可謂呼風喚雨。王秀清正是顧蓁蓁的生母,因著王秀清的關系,顧蓁蓁在相府的地位超然,是顧博文和王秀清的掌上明珠。

今日恰好是顧蓁蓁去皇城上女學的頭一天,王秀清特意讓廚房備上了酒菜一家人團聚吃飯。她聽顧蓁蓁說起在皇城的所見所聞,一臉的豔羨與思慕,當年她青春少艾,也曾幻想過嫁入帝王之家,無奈命途多舛,最終嫁給了當朝相爺,也算是明珠投暗。好在顧博文除了納了一房姨娘,又了一個洗腳婢,到底也沒有生出一個兒子來,她的地位在相府仍舊是高高在上的。

她思量著自己未完成的心願,必定要在蓁蓁身上實現。蓁蓁生得如花似玉,身段風流妖嬈,幸虧是養在閨閣的少女,否則落了男人的眼,這得讓多少人抓耳撓腮,求索不得。她細細打量著蓁蓁,怎麼看怎麼好,從自己肚子裡出來的,一脈相承,都是那麼完美無缺。

王秀清拉著顧蓁蓁說心事,在皇城都見到哪些達官貴人了,有沒有入了誰的眼之類。顧博文和王秀清之所以送蓁蓁去女學,都是巴望著可以攀附一門皇親,尤其顧府千金祥瑞託世,本就應該是皇後、王妃的材料。只是放眼大江國尉遲皇室的幾位王爺,最閤眼緣、最有前途的是二王爺尉遲雲璟。

閑敘了一陣,顧博文想起今日與二王爺談話間,顧博文道:“明日讓夭夭一同念學堂去吧。”

王秀清驚詫問道:“為何?那不入流的夭夭若是落入人前,豈不是敗壞了顧相爺的名聲。再者,我雖是主母,到底也沒有剋扣她,讓她旁聽已經是極大的恩惠了。”

顧博文為難地看了眼王秀清,王秀清自顧夭夭出世就看她不順眼,對繡雲和顧夭夭更是百般苛扣,到了夭夭十五歲,還是不許給繡雲一個名分。“二王爺問起顧府三千金,女學開堂卻只兩位入學,都說顧府三千金都是祥瑞之女,可如此作為,怕是會讓人以為我厚此薄彼太偏心。”

顧蓁蓁插話道:“父親,就顧夭夭那副嘴臉,窮酸相,即便入了學,也只會讓人瞧不起。再說了,她隔三差五地闖禍,在家裡還好說,要是在皇宮裡闖禍,那可是掉腦袋的事。”

顧蓁蓁罵顧夭夭窮酸,這不是拐著彎戳他顧博文的脊樑骨,好歹也是他的血脈。顧博文臉色不好看,王秀清雖然霸道,到底也知道分寸。二王爺跟顧博文提及,怎麼著也要給王爺一個答複。王秀清生了個心眼,問道:“這二王爺好端端的,怎麼會提起顧府三千金來?”

顧博文說道:“我也納悶呢,莫不是對咱們蓁蓁有了心思,故意拐彎抹角地點一點。咱們大江國素來篤信天象宿命,司天臺批過咱們蓁蓁是祥瑞之女,必定引人垂涎。咱們也不必瞎猜,橫豎蓁蓁天天在皇城上女學,總有碰上二王爺的時候,到時候若然與蓁蓁看了對眼,那便是蓁蓁飛黃騰達的時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