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找你們來,主要就是政治精神的領悟和學習,一些路線和風氣的糾察。”

人員初步到齊後,林凡高坐上方道:

“現在之長安,它已經初步出現了一些不太好的苗頭。

是什麼事呢?

就是關於一個登徒子去茶廠鬧事,見義勇為的小芋頭卻被抓了的事。”下面的官員便紛紛交頭接耳了起來。

“都不要以為這是小事,它是一個標誌。

它代表了目下長安甚至大夏存在的一些問題。

至少也代表了部分人執法時候的一些心態。”林凡提高聲音道,

“是什麼造成了這一情況呢?真是盡忠職守嚴格執行大夏律嗎?

要我看未必!它仍舊是一個思想被禁錮,害怕擔負責任、懶政、不作為的一個官僚性問題。”

“早些時候柳葉國時期面對不平事件時,律法又去哪了呢?”林凡敲擊著桌子道,

“這顯然是同一種心態,以前不執行柳葉國的律法,因為差人可以無事的站在安全線上,沒有責任。

而現在反過來,先照大夏律執行了,甭管它影響多惡劣,多冷人心,總之過後也不用擔負責任是吧!

有律法背鍋,有司法口背鍋,有黃埔規尚書背鍋對不?

說到底,這仍舊是推卸責任的心態。”

“這次的標誌性事件,總體來說只是件小事,這裡我不指責在座的各位錯了。

我只是再次要求你們,做事以良心為第一底線,且要去弄清楚事件本質。

一個孩子她敢和地痞流氓鬥爭,她憑藉的是什麼?

是赤子童心,是她對大夏,對官府差人的信任。

她知道身後有大夏暴力機構做她的後盾,還是她對‘對錯觀念’的直接理解和表達。”

林凡繼續道:“作為一個孩子,她已經做的很好,換許多大人去也不會有她好。

但這麼一個丫頭,她卻因為差人懶得判斷、懶得弄清楚本質、害怕擔負責任的心態,把她也一起給扣留了。”

林凡提聲道:“在大夏律來說你們是對的。

當時僅僅是口角,未造成實際傷害,這孩子卻用石頭砸傷了人,傷的還不輕。

但這裡我要說,將心比心,若是各位家裡的人往後遇到了流氓騷擾,卻再也沒有勇敢的小芋頭站出來了,那時怎麼辦呢?

別問‘小芋頭’去哪了,她已經被你們嚇怕了。

那麼捫心自問,咱們得到了大夏律,但是到底失去了什麼?”

包括趙萬鈞和黃埔規在內,也不禁楞了楞,面面相視了一番。

“大王聖明!”大家紛紛開始喊口號了

………

針對小芋頭和陳關西事件,長安城裡城外的又開始熱鬧了,許多地方在吵架。

當然是支援小芋頭的多。

人們這下就放心了,明白了大王的心依舊是向著普通百姓的。

大家都擔心小芋頭若是受到不公待遇,自然而然會壞了氣氛,導致以後敢出聲的人越來越少。

那是一種趨勢,發生了又止不住的話,自然會慢慢的回到從前。

最終苦人又會受苦了,因為他們是最沒有防護能力的一群,現在他們唯一的底氣就是藉助風氣形成的聯防,然後官府不拉偏架。

總體上民間的事太多,官府在敬業其實也管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