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皇聽到這話,看了看面前這個雖然已經年過六十,但是容顏卻是沒有多大變化的嫻貴妃,心中便是一陣的怒火,上天真是不公,竟然連歲月匆匆都格外的疼惜她,一個已經年過六十的女人看上去竟然只有三十歲左右,當真是看著就像讓她嘗一嘗王皇後與蕭淑妃的下場。可是武皇就算是心裡再氣,她也不能在這個時候對這位太皇太皇貴妃動手,畢竟她的身後可是有著不少的秘密,只見武皇看著她笑了笑道:“姐姐這話說的就不在理兒了,姐姐怎麼會是孤苦伶仃的一人呢,朕記得姐姐可是為太宗皇帝生了一位皇子,也就是當今的福王殿下啊,高宗皇帝親自封的福王,那可是個有福氣的孩子呢。”

聽到她提福兒,嫻貴妃的手微微一抖,不敢看她,可隨後也鎮定了,看著面前的武皇,臉上畫著美麗的弧度道:“不經皇上提醒,本宮還倒真是忘了有這麼個孩子了,這人啊,歲數大了,有些事情總是記不清了,老了,不中用了。”說完,嫻貴妃的臉上頗有傷感之色。

見此,武皇仔細看著她的表情,試探性的問道:“既然姐姐如此想念福王的話,那朕便傳旨讓福王來這兒陪著姐姐。”

一說到這個,嫻貴妃的心中一慌,她是明白武媚孃的手段的,當年她為了能夠登上帝位,可是害了不少李家的孩子,自己的福兒是太宗皇帝僅存的幾個孩子,可是萬萬不能讓他來洛陽。只見嫻貴妃壓抑住自己內心的恐慌,端起面前的茶杯,抿了一口水,說道:“福兒能夠來那自然是好的,只是他也是有家室的人,要是他來洛陽的話,估計又是拖家帶口的,很是不方便,再說了,本宮也已經有十多年沒見那孩子了,不知他現在還認不認得本宮啊。”

只見武皇看著嫻貴妃的一言一行,頓了許久才緩緩的說道:“既然嫻貴妃都這麼說的話,那朕也就不勉強了,畢竟十多年不見了,乍一見的話估計還會生疏,等朕將手上這些事情忙完了之後再親自傳旨讓福王來上陽宮陪伴姐姐,以盡孝道。”

聽此,就算是嫻貴妃再怎麼不想福兒來這兒,也是不能多說什麼了,只見嫻貴妃輕輕放下手中的茶杯,笑笑道:“那本宮在這兒就多謝皇上了,有皇上這句話,本宮這心也就放下了。”

一段話之後,禦花園中又竟是百花爭豔,豔花齊放了,一切都是美景兒美人兒的,看起來煞是美麗。

良久,紅葉端著一碟糕點走到皇上身邊,低頭道:“皇上,這是禦膳房新作的點心,如今已是下午了,您先吃點兒墊墊,等會兒就要進膳了。”

聽此,嫻貴妃特意看了紅葉一眼,而後疑惑道:“不知皇上身邊何時換了個小丫頭伺候,原先不一直都是上官姑娘在伺候著嗎?”

聞言,武皇輕輕咬了一口點心,而後說道:“婉兒朕派她出宮辦事兒去了,如今就這個丫頭在身邊伺候著。”

“原來如此。”聽言,嫻貴妃也拿起那塊點心,咬了一口贊道:“恩,當真是禦膳房的師傅做的,吃起來很是舒服,不甜不膩的,不像是平常的那些個糕點,不是甜膩膩的,就是沒味兒,還是這個好,吃起來很是舒服,不知這個糕點叫什麼名字啊?”嫻貴妃裝作很是喜歡這糕點的模樣,不住的品嘗著這個糕點。

只見武皇身後的紅葉在聽到嫻貴妃的問話時,也不等皇上先說話,自顧自的低頭說道:“回太皇太皇貴妃,這點心是禦膳房新做的點心,名字還沒取。”

聽此,嫻貴妃滿意的點了點頭道:“哦?原來是這樣,本宮看這點心的樣子小小的,像元寶一樣,圓圓的,煞是可愛,可是又少了中間的錠子,不過在這上頭卻印上了福這個字,看起來很是喜氣,就叫它‘福寶團圓糕’,可好?”

聽到這話,武皇的兩眼微微眯了眯,看著面前的嫻貴妃,事到如今還是不明白她到底有何用意?什麼都不問,什麼都不說,只是單純的品茶,嘗點心嗎?不,不可能,她絕不是一個簡單的人,想當年長孫皇後仙逝之後,太宗皇帝的後宮可就是她一人的天下,之後的幾十年裡她一直在後宮之中屹立不倒,這足以見到她的能耐,因此今日她的相邀也絕對不是簡簡單單的賞景兒。只見武皇裝作略微深思了一下,而後點頭道:“姐姐當真是博學啊!取的這個名字,不單單印襯了這個點心的模樣,同樣也有著好的寓意,當真是極好的。”

見此,嫻貴妃看著那一疊點心,幽幽的說道:“要說這福寶團圓糕的由來可是有出處的,禦膳房這是有心了,僅憑著紙上的記載就能大概做出這福寶團圓糕的模樣來,已經是很不錯了。”

聞言,武皇一怔,難道這糕點還有什麼出處嗎?

只見嫻貴妃看都沒看她,接著說道:“想當初太宗皇帝還在世的時候,本宮也曾經做過這福寶團圓糕,當時本宮將這糕點呈到皇上面前的時候,皇上只說了一句話。”想到當年之事,嫻貴妃的眼眶中竟然噙滿了淚水,雖說自己與皇上的感情並沒有那麼深,而且二人的實際年齡還相差那麼多,但是皇上對自己的寵愛卻是讓自己深深的感受到的,而且還為了自己將比早受寵的明娘娘都打入冷宮了,一生能有一個這樣的人對自己,那也是自己的福氣,只見嫻貴妃雙手放在石桌上,低著頭看著面前的糕點,細細的說道:“皇上對本宮說:福寶團圓糕重在一個團圓,只有一家人在一起團團圓圓的,那才能成為福寶團圓。”

聽到這個,武皇的眸中竟然也噙上了淚水,看著低著頭的嫻貴妃,雖然自己是皇帝,但其實自己也是個女人,也明白女人的心思,這麼多年她被自己軟禁在上陽宮內,不得與親生骨肉相見,這可是人生最痛苦的事情,可是朕就是無法忘記當年她誣賴朕將她推入湖中之事:“團圓,的確,太宗皇帝的每句話都是至理名言,只有一家人在一起那才叫團圓,只是沒想到這福寶團圓糕竟然是姐姐做於太宗皇帝的,真是讓朕感到意外啊。”

聽此,低著頭的嫻貴妃也不急著說,吸了吸鼻子,而後抬起頭,看著皇上說道:“本宮出來也有些時間了,宮裡的那些小魚兒們可是等著本宮去看看它們的,不然它們傷著哪兒了,本宮可是要傷心了。”說完,嫻貴妃也不向皇上行禮,直接起身離開了。

看著嫻貴妃離開的背影,武皇倒是沒什麼反應,可是跟在她身後的紅葉倒是有些不愉悅了,只見紅葉走到皇上身邊,頗為不滿的說道:“皇上,方才太皇太皇貴妃的態度也太不把皇上放在眼裡了,您是皇上,而她只是先帝爺的太皇貴妃,只是後宮裡的人,怎麼能對您是這樣的態度啊,真是無禮。”

聽見這個,武皇倒是覺得稀奇了,原先一直是婉兒跟在自己身邊,婉兒這個孩子最會察言觀色,因此也就從來沒說過這個事兒,如今這個小丫頭倒是敢說,竟然這般直白的說了出來:“哦,如你所言,朕該如何懲罰太皇貴妃呢?”

得到皇上的回答,紅葉開心的答道:“回皇上,按照宮裡的規矩,對皇上大不敬的輕則杖責五十,重則賜死。”

聞言,武皇很有深意的看了看這個小丫頭,沒想到她人小,可是心卻不小,竟然能想到如此的狠招兒,若不是今日之事,還當真是看不出來啊!

“太皇貴妃是太宗皇帝的皇貴妃,等同於副後,而且還為太宗皇帝生有一子,並且還撫養過先帝,也就是等同於是朕的婆婆,你方才說讓朕將自己的婆婆杖責五十,還有賜死?大膽。”

紅葉沒想到太皇貴妃對皇上大不敬,可是皇上竟然一點兒都不生氣,反而這般的說自己,嚇的“撲通”一聲跪在地上,不停地磕著頭道:“奴婢知錯,奴婢知錯,奴婢知錯,請皇上責罰。”紅葉一直頭貼著地,不敢有絲毫的動作。

見此,武皇看了看身邊的宮人,吩咐道:“朕對痛恨的便是亂嚼舌根的人,太皇貴妃是朕的婆婆,憑你這個小妮子竟然讓朕責罰朕的婆婆,當真是居心叵測,來人啊。”

“奴才在。”隨後只見一群太監走了過來。

“將她發到司刑局去,敢妖言惑眾者,朕絕不輕饒。”

“是,奴才領旨。”只見一邊一個太監將已經呆掉的紅葉架在肩膀上,拖到司刑局去了。

上陽宮是個鐘靈毓秀的地兒,據說當年武則天選了好多個地方建造上陽宮,左挑右選的,最終選擇了洛陽這塊地兒。這是因為當年武皇還是太宗皇帝才人的時候,曾經在洛陽城的護城河中浮出了一塊刻有“李傳三世,武氏代之”這八個字,因此武則天在高宗皇帝在位的時候,便認為這兒會是自己的發祥地,能夠保護自己安安穩穩的坐在龍椅之上,也就視這兒為寶地,在這兒建造了規模宏偉的上陽宮,成了自己將來穩定天下的地方。

上陽宮。

自從與嫻貴妃聊完天兒之後,武皇便一個人坐在宮殿內,從早上一直坐到晚上,從天亮一直坐到天黑,沒說過一句話,沒翻過一個身。身旁的宮人也是大氣不敢喘一下,先前有了紅葉這個例子,因此現在也就沒人敢在這個時候勸勸武皇了。

只見武皇坐在宮殿的正位上,看著窗戶外頭漸漸暗下去的天,整個人都覺得不好了,不知為何,與嫻貴妃聊完天之後這心總是靜不下來,總覺得她說的那個故事是別有用心,她是想告訴自己什麼?還是要說明什麼嗎?可是想到了現在,硬是什麼都沒想出來,徒增了許多煩惱。

突然:“吱呀”一聲,殿門被開啟了,走進來一個腳步穩健、身穿官服的人,只見那人走到武皇跟前,行了個大禮道:“微臣狄仁傑叩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聽見聲音,上位的武皇稍微有了一點兒動作,看了看下面的人道:“原來是懷英啊!怎麼這個時候進宮來了?是有何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