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繼續開解(第1/2頁)
章節報錯
“對啊,皇上知道你不願意做這事兒,但是突厥王子當著百官的面向皇上提出這個要求,皇上也不能不答應吧。焚琴,你也就把這次當成是平常遊玩一般,領略一下長安的風土人情。”皇後見她一副頹廢的模樣,繼續開解。
無奈啊,皇後娘親都說到如此份兒上了,要是自己還是不答應的話,那不是太不給皇後娘親與皇上的面子了嘛!無力啊,夜焚琴慢慢悠悠的從桌上撐了起來,兩手撐著腦袋:“好吧,我去。”
“恩,這就對了。”皇後見她同意了,開心的點頭道。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星辰將代替豔陽裝飾這天空,雲朵失了陽光的照射頓時變得灰暗了,不過這樣的景色卻有著另一番的風味。
萬國館。
“二皇子,您今日為何向大唐皇帝提議說要平長公主為向導呢?”此次陪二皇子一道而來的將軍桑木對於二皇子今日的舉動很是不解。
“蠢材,你懂什麼!”二皇子看著窗外的天,一改白日在皇宮裡的樣子。
桑木是自從二皇子的生母去世之後,可汗親自命他待在二皇子的身邊保護二皇子安全。自一年前的那件事之後,大皇子用了將近一年的時間,終於在兩個月前在一條滿是乞丐的街巷裡無意中發現了已經淪落為乞丐並且失憶的二皇子。不過,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桑木發覺這個二皇子變得和以前完全不一樣。當桑木將這個告訴給大皇子的時候,大皇子也只是安慰自己:說是二皇子經歷了太多的事情,人的心性改變也是正常的。可經過這一個月的接觸,桑木發覺這二皇子的心性不是簡簡單單的變了,而就像是變了一個人。
二皇子許是發現了異常,轉過身子看著桑木:“將軍,我累了,想先歇息了。”
“既然如此,那桑木就先退下了。”說完,桑木便離開了。
等到桑木走後,那個二皇子看著鏡中的自己,伸手摸了摸臉,一臉的詭笑。
第二日。
“伏藏,那個二皇子還沒來嗎?”夜焚琴坐在馬車裡已經等了足有一個時辰了,可還沒見那個二皇子來。
伏藏坐在馬車外,看著肅穆的宮門,沒有人來,搖搖頭:“二小姐,沒有。”
聽到伏藏的話,夜焚琴滿肚子的火發不出來,挑開簾子,一屁股坐到伏藏的身邊,鼓著腮幫子看著那高大的宮門,晃著腦袋瞎轉悠,忽然看到伏藏的臉:“伏藏,你的臉還沒好嗎?”
聽到二小姐的話,伏藏嚇得手一抖:“回二小姐的話,沒有,還是有些疤,小的就想再用些時間的藥,將它徹底治好了,這樣也算不辜負二小姐的心意。”
“恩。”夜焚琴看著那裹著半張臉的伏藏,說道:“伏藏,我看你的輪廓,我想等你的臉都好的話,應該也是一位英俊的男子。”
只見伏藏在聽到二小姐這句話的時候,臉頰上冒出兩朵紅雲,尷尬的咳了一聲:“咳咳。”
就在夜焚琴想要繼續挑逗的時候,一聲非常有禮的聲音飄來:“請問姑娘是否就是平長公主?”
聽到聲音,夜焚琴掉過頭,眼神瞬間亮了,只見一穿著異國服飾的男子正用那充滿陽光的眼神看著自己,那男子長得很是好看,猶如雕刻一般的臉廓,高挺的鼻樑,深邃的眼睛,小麥色的肌膚,不過,這個樣子好像在哪兒見過?
那男子見她看的入神了,心裡頗為得意,更加有禮的說道:“姑娘,姑娘,請問姑娘是不是公主殿下?”
這一次,夜焚琴回了神,看著那彬彬有禮的樣子,客氣道:“恩,我是平公主。”
“原來真是公主殿下,在下突厥王子阿史那摩訶有禮了。”二皇子很是周到的行禮。
夜焚琴還是頭一次見到異國的人,還且還是這麼有禮的人,一時之間還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
阿史那見公主沒有回答,站直了身子,看著那露在外面的眼睛:“不知公主殿下為何要帶著面紗呢?”
這次夜焚琴本就不願意來見這什麼的突厥二皇子,要不是因為種種的關系,她寧願生病都不願意來。也正因為如此,夜焚琴便帶了個面紗,因為她不想讓他看到自己的樣子。如今聽到他這麼問,夜焚琴摸了摸面紗,眼露笑意:“容貌只是一張麵皮而已,難道王子很是希望看到本公主的臉?”
阿史那沒想到這個公主還是如此的伶牙俐齒,看著那礙事兒的面紗,心想:你這面紗,我定會讓你心甘情願的拿下來。
“公主說笑了,本王也不是那般膚淺之人,既然公主不想摘下面紗,那本王也隨公主的意。不知公主今日要帶本王先去遊哪兒呢?”
“呃?”夜焚琴沒想到他竟這麼說,索性來個將計就計:“關於王子的日程安排,宮裡已經安排好了,今日長安城裡有一廟會,今日本宮就與王子一道去看看長安的廟會,不知王子意下如何?”
“廟會?”阿史那笑著說道:“一切但憑公主做主,只是一會兒上了街,公主可以直接成為本王摩訶,老是王子王子的叫,也太見外了。”
“好,既然這樣,那王子也可稱呼本宮夜姑娘,想必王子也是知道本宮並不是李家之人。”夜焚琴見他這般,也開門見山。
聽到她這麼說,阿史那不客氣道:“好,夜姑娘,阿史那有禮了。”
話說這兩人在這兒打招呼打的起勁兒,卻沒看到夜焚琴身邊的伏藏自從再看到那個突厥二皇子的時候,臉色都發白了,握著韁繩的手不住的顫抖,滿頭的大汗。夜焚琴忽然轉過頭,見到他這樣,心裡的疑惑已經有了四成的把握可以肯定了,接下來就要確定了,晃了晃伏藏:“伏藏,走,我們去廟會。”
聽到二小姐的話,伏藏心裡一驚,仔細看了看周圍的情形,恢複了過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