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騰的鑼鼓鐃鈸聲自卯時起即開始吹奏個不停,跋扈地張示著奢華的喜氣。京城內最近揚沸一時的大事終於在今天演出了序幕──貴為皇叔的趙守文,其公子趙湍歸將迎娶目前最受皇上寵信的杜中書令之女杜瑄兒為妻。

名門貴胄、豪宅深院內所發生的大小事向來便是最受市井小民們喜愛的消遣,那麼關於今日如此盛大的迎親行列,會有多少話題可引起人們的好奇與談論呢?

可供討論的事多著了,就先由兩方家世說起吧。

趙守文乃先皇胞弟,雖年紀與先皇歲數相差極多,但兩人之間的感情卻相當要好。

當年趙守文跟隨先皇帝南征北討打天下之時,立下無數汗馬功勞,因此在天下大勢底定後,趙守文也獲封為“定威王”。即使現在他已不再介入朝廷中事,但其威望仍舊存在,朝廷中人皆得敬其三分。

而杜府在朝中也享有極重的權位,杜書禪以中書令的高位,卻兼內朝翰林學士知制誥之職務與實權,足見皇上對其信任與偏寵程度,也因社書禪為人寬厚,稟性忠誠,因此在朝野內外備受敬重,可說權勢如日中天。

憑著趙、杜兩家同樣烜赫的背景,再加上皇上親題的手諭,為這樁金玉良緣提供了牢不可破的堅實壁壘。所以婚禮的鋪張盛大便絕對免不了,光看迎親隊伍就排了三裡之長,更別提其他禮數會有的浪費了。

一清早迎親隊伍繞街的喧鬧聲便吸引了大批看熱鬧的人群。

令好事者碎嘴的還不只趙、杜兩府聯姻所能帶給兩家的權勢與利益,這兩府的私事同樣也是人們好奇的物件。

趙守文有一妻兩妾,共育有三子一女。長子與次子為元配夫人王玉釵所生,而排行第三的女兒及麼子則為二房所生,至於三夫人──也是趙守文最寵愛的小妾,則於四年前猝然病逝,未留有子女。其死因引起許多揣測,其中以二夫人施下毒手的傳言流傳最廣,但人們也只敢私下臆談,畢竟深宅大院內的是非總是特別多,沒有權勢的人只求自保,別惹火上身就屬萬幸了。

由於元配夫人王玉釵育有兩子,因此也讓她在趙王府擁有堅實穩固、無可動搖的地位。可惜的是,此兩子的性格迥然相異,天差地別。

長子趙湍歸──也就是今日的新郎官,不僅相貌英挺俊朗,且學識過人、溫文有禮;但次子趙成德卻是個不折不扣的浪蕩子,吃喝嫖賭樣樣精通也就罷了,還常常在外滋生事端,令人痛惡,卻又因畏於趙府權勢而莫可奈何。

再說說今日的新嫁娘──杜瑄兒,她可是杜書禪最疼寵的麼女,只要住在京城內的人都知道,杜書禪娶有一妻一妾,育有四子一女,家庭關系和諧融洽。而四位兒子因為各自稟性不同,因此朝向完全不同的各方領域鑽研發展,但亦有相當一致之處,便是對杜瑄兒的偏寵,簡直是到了挖心掏肺的溺愛程度。

杜瑄兒雖甚少步出閨閣,但只要曾見過她的人皆有如此描述:杜瑄兒貌勝西施,形比飛燕,態擬昭君,神若甄宓;而她知書達理心如菩薩,時常濟助貧寒孤苦的才德盛名亦傳滿京城,被捧上有若天仙一般的地位。

像這樣才性俱美的佳人與趙湍歸那樣博學爾雅的才子締結姻緣,無疑是天作之合,再美好不過了。

可是,另有隱約的蜚語在街巷中流傳:這趙家四名子女中,除了趙湍歸之外,其他三人皆早已婚配,而趙湍歸卻遲至現在年過二十三才娶妻。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本即人生常理。一般男子最遲在十八、九歲的年紀便已婚配,為何趙湍歸會遲至現在?理由為何?

雖他早先對外宣告,想等靠自己的實力考中進士之後才言娶親,但在街坊的傳言裡,卻上演另一個版本。

事實上,報考科舉只是一項藉口而已,真正的原因在於:趙湍歸有斷袖之癖!

為何會有這樣的傳言耳語出現?單看他與在崇文館所結交的義弟歐陽珣往來過密,且兩人皆不近女色,就足以啟人疑竇。

當然,這樣的蜚短流長人們只敢私底下談論,若不小心被趙王府的人聽到,可會吃不完兜著走。也因此,許多人對趙、杜兩家聯姻存著看好戲的心態,等著看是這樁看來完美的金玉良緣是會顯出缺陷呢?還是佳人將融化才子冰心,使歧路亡羊回歸正途?抑或一切傳聞皆僅只是空xue來風, 兩人從此以後將過著只羨鴛鴦不羨仙的生活?

婚禮,只是序幕;戲碼,正待搬演……

ΩΩΩΩΩ

繁雜的婚禮儀式漫長、瑣碎且惱人,在一番折騰過後,新娘因先被送入倚梅院的新房中而終於得以喘口氣,稍事歇習,等候新郎來揭蓋頭。

月漸東升,杜瑄兒坐在新床上,雙手緊絞著紅色手巾,洩漏她在優雅端莊表相之下的緊張。

“我說我的好小姐呀,妳親手繡制的鴛鴦已經被扭得不成形樣了,妳就發發慈悲,停停手,放過無辜的牠倆吧。”

喜兒是隨嫁入趙府的貼身丫鬟,雖然與杜瑄兒同是初入趙王府,她的害怕與不安並不比自家小姐少,只是看到小姐如此緊張的模樣,她會很心疼的。於是她這個做下人的總得盡些薄力,說一些話來緩和室內沉悶的氣氛,讓小姐的心情能夠舒緩好過些。

“好喜兒,妳就別再取笑我了,我知道妳的心底沒有比我好過多少,瞧!妳的手也同我一樣冰冷。”杜瑄兒自喜帕下的一方小視角,看到站在她身邊的喜兒那雙緊握的手,於是伸手拉過並用自己的雙手將其合握。“妳放心,這兒還有我在,好歹我也是王府的少夫人,大家都得讓我幾分,我不會讓妳受到任何委屈。”

“小姐……”喜兒雙瞳微溼,感動地回握杜瑄兒。

小姐總是如此,既貼心又溫柔。

記得她自八歲起便開始跟著同年齡的小姐,那時自己因乍到新環境而感到惶惶不安的心,總讓小姐用柔美的笑靨撫平,且待她好似親生姊妹一般,而非主僕。

她一直認為以小姐這樣顯赫的家世與出色的外貌,再加上老爺與少爺們的極盡呵寵,小姐無疑具有相當的條件來驕矜放肆,就如同許多其他的官家小姐一般,但小姐卻連一絲驕氣也沒有,相反的,她溫厚、謙和,善良且體貼人心。

杜府內的所有人感情會如此融洽,小姐無疑是最主要的向心力之源,這也就莫怪今早臨出門前,老爺與夫人哭花了老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