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把體外迴圈建好,等陳老闆訊息(第1/3頁)
章節報錯
艾佳琳的心臟宛如拳頭般大小,有著少年人所特有的青春與活力。
但是,她的心臟和別人的看起來還是有著很大的不一樣。
這個不一樣,不是指艾佳琳的心臟跳動的無力。
其實她的心臟的力量,還是可以的。
只是。
艾佳琳的心臟,看起來有一些畸形。
她的右半邊心臟,比正常人的心臟,要大不是一點半點。
這就是長期先天性心臟病所帶來的後果。
臺下的楊雯,一邊調整著面前的體外迴圈機器,一邊抬起頭看了鄭毅一眼:“先建立體外迴圈了?”
“建。”鄭毅手上動作不停。<o管路給撤下。<o所建立的通路,大家七手八腳地把體外迴圈管路給建好。
楊雯調整著面前這臺機器的引數。
雖然這臺機器和楊雯之前用過的機器不太一樣。
但是這類機器的工作原理都是大同小異的。
體外迴圈機是由一組泵組成的可以驅動血流按預定方向和速度流動的機械裝置,在體外迴圈中起到暫時代替心臟泵血功能,還有驅動停搏液的功能以及吸引心腔及術野血液的功能。
早期的體外迴圈機只是泵血的動力裝置,後來隨著技術和理念的進展,體外迴圈機逐漸發展為灌注與血液氧合器組合在一起。
在此基礎上,隨著醫用材料的發展,體外迴圈機又與氧合器分離。
現今的體外迴圈機不僅僅是泵血的動力,而且還具有多種監測、報警、記錄等功能,是心臟手術必不可少的裝備之一。
現在它的工作原理就是將上下腔靜脈或右心房的靜脈血透過管道引出,流入氧合器進行氧合,再經過血泵將氧合後的血液輸入動脈系統,以維持機體在迴圈阻斷時的生理功能。血液不經過自體的心肺進行氧合和組織灌注。
而體外迴圈裝置主要由血泵,也就是人工心臟。
還有氧合器,也就是人工肺。
除此之外,還有變溫器、濾血器、儲血室、管路以及監測系統等部分組成。
其中血泵是最核心的裝置,它的作用是在心臟無法正常工作的時候,替代心臟在血液迴圈中提供動力補給的功能,將血從靜脈引流回來再將血泵入動脈,從而維持全身的正常血液迴圈,特別是對於急性心肌梗塞和進行心臟手術的患者來說,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個完整的體外迴圈機,往往具備46個獨立使用的血泵,這些泵頭中,應有一個作為主泵,其他泵頭可以作為副泵和心臟停搏液灌注泵。
其中主泵頭的作用是提供體外迴圈灌注的動力,其配置可以是與其它泵一樣的滾壓泵,也可以是離心泵。
副泵的主要作用是負壓吸引,其配置一般為單頭的穩壓泵,心臟停搏灌注泵最好是配置為雙頭滾壓泵,可以用於心肌保護或器官灌注。
隨著機器的發展,滾壓泵的使用已經越來越少,新一代的機器,多數都是使用離心泵。
而氧合器,則是根據生物肺泡氣體交換的原理,用於替代體外迴圈心臟和肺功能進行血液氧合併排除二氧化碳。
它的主要作用是將含氧量低的靜脈血經過氧合轉變為含氧量高的動脈血。
至於變溫器,就是利用體外迴圈變溫水箱系統根據手術的需要調節迴圈水的溫度,起到升溫或降溫作用。
降溫可減少心內回血,減少血液有形成分的破壞,防止氣栓的發生,還可降低機體的新陳代謝,減少氧耗,提高機體對缺氧的耐受性,同時避免重要臟器的缺血。
而心臟手術即將結束時,則是利用這個變溫器對患者進行復溫,用以保持機體的正常溫度,使心臟易於復跳。
同樣,在血液經過體外迴圈機時,不可避免會與塑膠或金屬等材料接觸,會產生一些血液凝集的微顆粒,這些微粒如果隨著血漿注入主動脈會引起腦、肺等組織的微血管栓塞,這個時候,濾血器就派上用上了。它可以將微顆粒濾除後再泵入人體。
被去泡後的血液,即氧合過的動脈血。則是被放置在儲血室中。儲存一定量的血液對體外迴圈灌注是一種安全保障。
在環海市中心醫院的時候,楊雯用的體外迴圈機器都已經是用了很多年的老型號了。
而老型號的體外迴圈機器,都是滾壓泵。
面前這個新型的機器,所用的動力,則是離心泵。
不過有了充分的體外迴圈工作基礎。雖然剛開始使用的時候有一些生澀,但是很快楊雯就已經適應了這個機器的操作,而且使用的甚至比之前的那臺體外迴圈機器,還要更加的輕車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