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氣針裡面採集的血液是有溫度的。

將血液從血氣針裡採集了之後。歐博特有些陌生,但是又有些熟悉地搖晃了一下手裡一副注射器模樣的血氣針。

沒錯,它雖然看起來和注射器很像,但是它的實際功能卻和注射器天差地別。

血氣針和普通的注射器的區別在於,首先血氣針相對比較細小。

這樣一來,它所抽取的血液的總量相對比較少,對患者身體的影響也會更小。

除此之外,血氣針裡還塗抹著一部分的抗凝裝置。

這就使得被抽到血氣針裡的血液,並不會很快就凝固。

反之,如果是普通的注射器,把患者的體內的血液抽出來之後,可能還沒等檢驗,注射器裡面血就已經凝固成了血塊。

這種凝固了的血液,是不能進行檢驗的。

這好好的一管血也就廢掉了。

輕輕地搖晃了一下手裡的血氣針,歐博特確定讓血氣針裡面自帶的抗凝劑,和李老的血液充分地混合後,一熘小跑地來到了一臺機器旁邊。

這臺機器,就是常用的行動式血液分析儀器。

它能夠在一次檢測中,同時測量好幾個指標。

包括血氣分析當中的常見的指標。

血氣分析是一項非常常用的檢測專案,其測定結果可為心、肺疾病和各種危重疾病患者提供診斷和治療的依據。

它的結果可以為醫生們提供肺氣體交換後的氧和情況、二氧化碳透過呼吸的排出情況以及細胞外液的酸鹼平衡情況。

這臺機器就可以測量出患者的血液酸鹼度也就是ph值,再就是患者體內的二氧化碳分壓以及氧分壓情況。

還有血氧飽和度、碳酸氫鹽的情況。

除此之外,它還能夠測量血液中的血紅蛋白濃度、紅細胞壓積等很多的數值。

甚至連一部分患者體內的血鉀、血鈉以及血鈣等血液內離子情況,也能有一個簡單的描述。

看了一下機器上全都是英文的介面和按鈕,歐博特審視了一下之後,按下了一個紅色的按鈕,然後熟練地在各個選項中選擇了“artery”的選項。

artery代表的,是動脈血。

隨著機器的,一個針尖粗細的吸管從機器中探了出去。

歐博特按照之前自己學習的相關操作,將血氣針針筒末端的封閉塞給拔了下去,將針筒末端的小孔,對著機器伸出來的這個小吸管深了過去。

小吸管順著針筒末端的小孔來到了針筒的內部,然後再次按了一下機器上的一個按鈕。

隨著機器進入了下一個流程。

機器裡形成了一個負壓,將血氣針裡面的動脈血稍微的吸取了一部分到達機器裡。

隨後,機器發生了一陣“咕隆隆”的聲音。

這是機器裡的血液開始檢驗的結果。

看著機器上的一分鐘的倒計時,所有人都並沒有著急,而是安靜地等待著檢驗結果的出現。

一分鐘的時間轉眼之間就過去,機器內再次發出了一陣敲打的聲音。

一張小紙條從機器裡面列印出來,紙條上的資料,就是這管血液的檢驗結果。

歐博特將這張紙條從機器上取了下來,來到鄭毅他們面前,小心翼翼地讓自己和手裡的紙條,不將鄭毅周圍的無菌環境汙染的同時,他將手裡的紙條攤開,確保鄭毅他們能夠看清楚紙條上面的內容。

確認鄭毅他們已經看完了紙條上的內容,歐博特這才問道;

“鄭老師,你覺得這樣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