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評委席上的聶文群卻是有苦自知。

自己這邊其實是安排好了參加比賽的人選的。

但是,那個人現在已經被自己趕走了。

因為聶文群原本定下參加比賽的人,就是陸波。

原本一直都是環海市第五人民醫院、環海市中心醫院、環海市友誼醫院四個醫院三足鼎立的全國心外科青年醫師手術技能大賽市內初賽。

卻變成了兩個醫院的二人轉。

但是聶文群卻沒辦法把這樣的話說出來,只能打碎了牙往自己肚子裡咽。

不過得益於沒有自家的人參賽,聶文群終於也坐上了一回評委席。

評委席剩下的兩位都是大老,一位是省城主動脈手術的老牌專家,來自省人民醫院的鄭新強教授。

鄭新強教授的年紀比聶文群要大上個三五歲。

不過論名氣,鄭新強教授可是比聶文群還要強上個三五十倍都不止。

早年從美國攻讀博士後學歷回來之後,鄧新強便投身到心外科的工作中,很快,他就在大血管手術方面展露了驚人的天賦。

各種主動脈手術幾乎都是手到擒來,漸漸地,隨著經驗和資歷的積累,鄭新強已經成為整個省內首屈一指的心外科高手。

在全國的學術會議發言中,也常有鄭新強的一席之地。

但是這位高手並不代表沒有人可以衝擊。

另一位評委陳文昕,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陳文昕之前一直在國外攻讀博士學位及工作,並且拿下了國外的醫師資格。

在心外科技術方面,陳文昕在潛修多年之後,迫切地需要一些行動來證明自己。

然後機會就來了。

在今年年初,作為特殊人才,被省人民醫院所引進。

甚至一直只有一個心外科病房的省人民醫院,為了陳文昕,單獨又建立了一個心外科二病房。

為此還專門為陳文昕調配了一大批人馬。

這讓鄭新強感到了威脅。

實際也確實如此。

自從陳文昕來到省人民醫院之後,便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一點。

大刀闊斧地開展微創小切口手術,並且積極地開展各種雜交手術治療。

這讓一直以傳統開胸心外科立足的鄭新強感到了一陣忌憚。

而現在,陳文昕還需要一個機會。

一個徹底嶄露頭角的機會。

最後,陳文昕把一切都瞄在了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手術上。

他相信,以他在國外學習的經驗,以及自己的水平,一定能將這個技術順利地開展。

這一次參加全國心外科青年醫師手術技能大賽市內初賽,和鄭新強一同擔任評委的這個工作,就是二人的第一次正面交鋒。

思考之間,主持人的套話已經落下了帷幕。比賽很快便如火如荼的開始。

首先,參加比賽的,環海市第五人民醫院的兩位醫生。

第一位醫生選擇的手術技術,是體外迴圈下的冠狀動脈搭橋技術。

看著畫面裡醫生有模有樣地操作,所有人的認真凝視,生怕遺漏了手術中的哪個細節。

不過也正是因為在座的所有人都沒有說話,所以這個比賽的環境還略微有一點沉悶。

聶文群輕輕地清了清嗓子,覺得他需要說說話來刷刷自己的存在感。

“這位小夥子……”聶文群凝視著畫面開始品頭論足:“感覺這個血管縫合的手法略微有點粗糙啊。”

聶文群指著畫面說道:“你們看看他的手,總是有點抖,這也讓他的縫合變得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