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潘西臣給出的四個字的理由,林小天倒是也想過。

在知道了謝辛案的全過程之後,他也想過這件案子的動機到底是什麼,可是當時的裡林小天查過了所有的資料都沒有發現什麼謝辛必死的理由。

因為這個人實在是外完美了。

謝辛作為宰相歷經三朝,幾十年間兢兢業業恪守君臣之道,天子鎮國,宰相理政,可以說為人臣子的所有事情,謝辛都做的非常完美。

可是謝辛歷經三朝,無論是個人能力,還有朝堂地位甚至是官場威望都做到了頂級。

三朝時間,他說積累的人脈也達到了頂峰。

所以在民間,謝辛絕對不會有不好的名聲,相反老百姓對於謝辛這個人都是滿口讚譽。

林小天實在想不出民間會有人沒有理由的殺死謝辛。

這就引導了林小天想到,會不會是背後有人指使。

不過林小天沒想到的是,這個背後指使的人竟然是當朝皇帝。

林小天震驚的情緒還沒有緩過來,潘西臣就繼續說道:“十年前,皇上雖然親政沒多久,但是當時的皇上年紀也不小了。”

“皇上有自己理政的能力,但是滿朝文武卻認為皇帝需要一個輔政大臣,而這個輔政大臣的名號自然而然的就落到了謝辛的頭上。”

“也只有這個人輔政,滿朝文武才不會有怨言。”

“滿朝文武沒有怨言,但是皇帝有怨言,皇上已經不是小孩子了,在皇上看來,輔政大臣都是給繼位的小皇帝而準備的。”

“而且輔政大臣,很容易把持朝政不放手,這是皇帝不願意看到的。”

“當今皇上是一個有野心有手段的人,他對於國家的治理有自己的想法,但是現在卻出現一個人擋在他的面前,那就是謝辛。”

“皇上剛開始對於謝辛輔政這件事情沒有太多的反對,縱使自己的心理有怨言,但是他認為憑藉自己的能力,早晚可以把朝政握在自己的手裡。”

“可是皇上想多了。”

潘西臣換了口氣繼續說道:“當時的皇上有很多自己想要推行的新政策,可是無奈謝辛擋在自己的面前。”

“謝辛那個時候年歲已高,很多激進的想法他並不能接受,他也不願意去冒著個險,所以當皇上提出自己的新想法的時候,謝辛總會從中阻攔。”

“或許謝辛的想法更加穩妥,但是他錯就錯在不應該讓自己的建議擋在皇上面前。”

“到了這個時候,皇上才真正的想要除掉謝辛這個人,因為他斷了皇帝太多的路。”

“當時最尷尬的事情是,皇帝想要除掉謝辛,身邊卻沒有可用之人,因為當時謝辛在朝中的威望甚高,縱使有一些政敵,但是這些政敵們都已經被謝辛給隔離在外,根本不能面見黃上。”

“所以,皇上就找到了鹿東馳?”林小天順著潘西臣的想法說下去。

潘西臣搖搖頭,“不是直接找到鹿東馳的。”

“你想想,謝辛當時的威望在朝中,想要除掉他,那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韙,畢竟謝辛所做的事情都是於國有利,雖然有時候很保守,但是沒有出現過什麼大披露,如果皇帝除掉謝辛這件事情被傳到外面,那麼皇帝的名聲就根本不能要了。”

“這個時候,不是什麼人都能得到皇帝的信任的。”

“那麼皇帝是怎麼信任了鹿東馳的?”林小天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