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什麼時候的事,我怎麼不知道(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四十章 什麼時候的事,我怎麼不知道
城防司中楊、廉的理念之爭最後鬧了個不歡而散。
廉希憲在之後的幾天內一言不發,但楊彥全交代的公務他都能出色完成,充當完美工具人。
楊彥全吃準了唐舫成不願放棄押司之位,對其的作為是連吃帶拿,不僅要秋糧,還旁敲側擊的要銀子,弄唐舫成是有苦難言。
對於紅布樓的馬氏母女,楊彥全選擇冷處理態度,馬氏能忍常人所不忍,想從她口中套話不容易,倒不如先晾她一段時間,反正馬氏有了楊彥全的庇護,暫無生存之憂。
七月底,秋糧足額上繳,王鶚大肆讚許楊彥全辦事的能力,並敦促其儘快收齊雜稅。
八月初二,黃知信宴請楊彥全,金玉黃退場的時候終於到了。
行會二樓,東字號雅間。
黃知信還是那般風度翩翩,頭戴杜丹,手搖紙扇。
“記得去歲十月,楊兄有倒懸之急,求到黃某門前,以扇作價,買了個錄事之職;今朝楊兄一躍成為六案孔目,添為州府頭名吏,再臨東字號雅間,可有何感想?”
“不到一年時間兩度入獄,其中兇險不足與外人道哉,若說有幸的話,只在結識了大官人,一路有賴大官人扶持,楊某感銘五內啊。”楊彥全從來沒覺得自己本事有多大,一路行來全靠貴人提攜,盡力做好每一件差事,不負今日之機,不忘來時之路。
“黃某要走了,聽聞楊兄被州府稅務之事所困,願盡綿薄之力幫楊兄過關。”
金玉黃做的就是奇貨可居的買賣,黃知信認為楊彥全價值不止於此,願意再添一把火,升起騰雲煙。
“稅務之事非楊某一傢俬事,楊某感謝大官人有心,待來日楊某有難之時再求助大官人吧。”
世上最難還的就是人情債,人情纏身,百倍難償,楊彥全可借力,卻不想被束縛。
“也好,楊兄自有章法,黃某就不插手了。”
買賣不成仁義在,楊、黃二人尚年輕,以後有的是機會合作。
“大官人,此行欲往何處?”
“清州,直沽寨。”
“河北嘛?是要和蒙古人做生意?”楊彥全對河北地理只瞭解大概,第一印象就是邊塞之所,四戰之地。
“清州向北有大興府與順、通、薊、灤、平五州為河北門戶,和蒙古人的邊市生意做不到清州。”黃知信胸有溝壑,對河北情況已經瞭如指掌,且神色奕奕,有十足的嚮往。
“那為何不選會川城,買賣放在州府不比一個寨子裡強嗎?”
“這個寨子可不是普通寨子,家父斷言此處不出十年會有一座大城興起,金玉黃要做的就是這個買賣。”
若是旁人,黃知信自會守口如瓶,但對楊彥全就沒有那麼重的戒心了,一來楊彥全不行商,二來這個訊息也是買賣的一部分。
“此處有何便利之處?竟讓黃兄如此嚮往。”
“今歲官家改年號為寶佑,新年新氣象,朝廷自然有大動作。
歲初,朝廷遣兩淮屯田卒疏通河淮泥沙。
四月,山東東路安撫司在登州招募近四萬高麗流民發役於東平府開鑿河段;
五月,明州萬斛神舟下海了三艘,全是伐江南之木北運。
六月,水利單開一科,郭守敬摘得桂冠……
以上種種,楊兄可有想法?”
金玉黃的訊息比官府邸報都快,這就是錢財的力量。
“許是北境要大動土木了。”楊彥全心道終於要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