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滾下馬來

二月初七,李庭芝打馬離任,一眾官吏相送,都想混個臉熟。

李知府三十出頭,身形偉岸,星目劍眉,意氣風發之態讓人不禁唏噓。

三十四歲的重鎮知府是什麼概念,宰執的標準配置,只要李庭芝不犯大錯,五十歲之前必入中樞,一屆侍郎不在話下。

“諸位不必相送了,本府孑然一身,輕裝簡行向北地,縱覽大好河山。”

李庭芝本身就是文武兼備,深得孟珙器重,當年孟珙曾對兒子說過:自己相面過的將士不在少數,沒有一個能比的了李庭芝,日後此人的官聲名位定在自己之上。

“拜別府君。”

何浩承,字星衢,嘉熙二年進士,歷任房陵主簿、公安知縣、屯田司機宜、遷任光化州通判,時年四十有六。

李庭芝打馬向前,側目間瞧見了楊彥全,不由自主勒住馬繩,神情有些驚異。

楊彥全卻被嚇得不輕,雖說那日慶功宴上遙遙見過李庭芝,但如此對上眼卻也讓楊彥全惶恐不安,連忙恭身納拜。

李庭芝朝著李彥全微笑點頭後便縱馬離去,留下一眾官吏不禁遐想爾爾。

午後,州府大堂,何浩承召見楊彥全。

“小人拜見通判。”

“楊保賢,你這一面可真不好見啊。”何浩承似笑非笑的說道。

“小人惶恐。”楊彥全也沒想到事情會發生的這麼快,這次官場震動後楊彥全不得不站隊了。

“不必驚慌,本官又不是食人惡虎,墟市司今歲稅銀交納的很及時,你這個押司也很稱職嘛,不枉本官對你的提拔。”何浩承把功勞攬在自己身上其實也沒有錯,楊彥全這個押司之位就是他拍的板。

“小人對通判之恩銘記於心,通判若有驅使,小人願效犬馬之勞。”楊彥全拜道。

“保賢快快請起,墟市稅務之事以後還要有勞保賢。”何浩承滿意大笑,然後問道:“保賢可與李府君有舊識?”

楊彥全恍然,原來何浩承如此客氣是因為這個原因,於是楊彥全信口胡謅:“有過幾面之緣,李府君抬愛罷了。”

“保賢能入府君法眼也非等閒之輩,若以後有難處,儘管來尋本官。”

“多謝通判。”

僅僅一個微笑化解了楊彥全職業生涯以來最大的危機,只嘆青雲之上也有鵬雀之分。

是夜,廳堂,夏石再邀楊彥全議事。

夏石知楊彥全懼寒,早早便命人加了兩樽暖爐,堂中溫度甚高。

夏石著綠雲對襟紗裙,挽發別簪,胸襟寬闊可見一抹繡紫竹,完全是夏日打扮。

楊彥全入堂去了袍子,見到夏慈掌穿的如此涼快,心中不免一緊,心道終究是躲不過這一劫。

“坐,愣著幹嘛。”

夏石愛飲酒,但很少人前飲酒,上次楊彥全舉止很妥帖,頗具君子之風,夏石心中唯一的防備也就放下了。

“請。”

楊彥全為夏石斟酒,乖巧虛坐對側,問道:“慈掌約見楊某是為何事?”

“公吏要大考了,你可有準備?”

“大考?”楊彥全聽他人提起過有這回事,但具體細則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