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二十二章 誰贊成?誰反對?
初三,州府下發公文。
“墟市司即日起取締主事、從事二院,改為州府押司院,由押司主持墟市事務,下轄手分三人、貼司六人,其餘人等待大考後再做安排。”
“即日起由原墟市司錄事楊彥全擔任墟市司押司一職,其餘人等由押司自行安排。”
“二月一日前繳齊去歲稅銀,不得有誤,違者從重處罰。”
尤宏宣讀完公文後與楊彥全寒暄了幾句,便匆匆離場。
同時這個訊息在墟市司炸開了?,誰當押司都無所謂,最主要的是裁人。公吏的回家待考和官員不同,幾乎沒有希望遷往別院,屬於隱性辭退。
“這可如何是好!家中父母妻兒還等著我這幾斤糧補度日呢。”有人惦記著錢財。
“我不能走啊!出了墟市司只恐性
命不保。”有人懼怕過往行為帶來的後果。
“不行,我得去找楊押司!”有人已經盤算著出賣朋友,以求自保。
院中百態,時也命也。
從事院摘了牌子,新立名標。
楊彥全靠坐大堂上方的太師椅上,堂內有兩個大暖爐,再也不用受凍餒之患。
堂下人員已經換了三四波,有猛料的不在少數。
“押司在上,小人不敢妄言,自胡志柏當上從事後私吞稅銀是眾吏之最,胡志家住在城西,有謠廣傳:城西胡,三進院,門童尚有錦衣穿。”
“不是還有後半句嗎?文小小,家不小,縣府也得邊上靠。”楊彥全聽到類似的話實在太多了,隨即擺手說道:“退下吧。”
一介從事便可斂得如此家財,讓人不禁感嘆墟市司為吏是個極好的差事。
從胡、文二人身上做文章容易出成績,但楊彥全不到萬不得已是不動這二人。
胡志柏退場的一半原因在楊彥全身上,況且胡志柏又失了獨子,後繼無望。楊彥全實在不忍再捅他一刀。
文小小是楊彥全上位的主要推手,甚至不惜自退為楊彥全開路,楊彥全感激文小小還來不及,怎麼落井下石。
值此刻,常舉文入堂。
常舉文對身份轉變把握的很精準,拱手拜道:“恭賀押司高升。”
從史潤去獄前送飯的那一刻起,常文舉就知楊彥全會有這一天,除了羨慕外,只嘆瘸子好運。
“常兄這是何故啊,你我兄弟說這種話就見外了,快快請坐。”楊彥全起身相迎道。
“多謝押司高抬,在公商公,押司尋常某來只管吩咐。”常舉文不願坐,禮節很恭順。
“常兄你啊,罷了。如今司內改制,楊某缺一個幫手,不知常兄可願相助?”
楊彥全拉攏常舉文是有一部分舊情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常舉文的叔父是州府第一公吏,李知州的心腹之人。以後與州府衙門打交道少不了過常孔目那一關。
常舉文只思考片刻,立馬拱手道:“願為押司效犬馬之勞。”
常舉文在縣衙屬於有分量的手分,日常公務、簽傳送達、刑名牢獄皆有過問,常舉文能自願下放到墟市司,可想而知下了不小的決心,對楊彥全的未來十分看好。
“常兄爽快,那楊某就問張押司要人了。”
楊彥全沒指望過收其心,都是吏員場上廝混的老油子,沒了聖賢書中的道理,失了熱忱待人之心,唯有權益來往而已。楊彥全也只是看中了常舉文的辦事能力。
翌日,司中大會,公吏一眾齊聚。
大堂外站了近三十位公吏,臺階上楊彥全負手而立,場面寂靜,鴉雀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