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回朝(第1/2頁)
章節報錯
年末,見諸城。
五州平定,趙官家大喜,又加賜了彭義斌的官銜,而餘玠與劉整也升任殿前司虞候,分拔寧國、紹興通判。且其餘一應將領也各得所賞,大堂氣氛十分歡愉。
“末將拜見全帥。”眾將齊拱手道。
“列位請起。”全績也面帶喜色:“今五州已平,朝廷各有封賞,爾等對此有何異議?”
“無異議。”眾將再應。
“甚好,那本將即日便回朝了,山東之事由杜安撫使與玉彬全權處置。”全績在山東也有一載光景,五州收復雖有波折,但也算圓滿。
“全帥,嚴實未伐,我等還等著全帥引我等伐嚴呢。”一將說道。
“此刻不宜,等來年,總有機會。”全績對嚴實的確有謀,但架不住趙官家的連番催促,朝廷今年換了清流黨,福建卻生了叛亂,朝堂之上頗有微詞,趙官家意在讓全績留在身邊,有了威脅可以壓低朝堂上的聲音。
“全帥,那你何時再來山東?末將打了這麼多年仗,頭一次如此痛快。”眾人在彭義斌手下時雖有戰事,但各自為戰,從未如此大規模協同配合過,唯在全績麾下,三軍合併,十指同心,兵行速度與兵員強度也得到了很大提升,讓將領的指揮也更加得心應手。
“諸位放心,爾等已歸禁軍,本帥自對爾等負責,爾等大小軍務皆可報於本帥,若有急需之處也可私下告知本帥。”全績許了一諾。
“是,全帥。”
是夜,全績與彭義斌在房中私議,全績再三叮囑彭義斌要緊防嚴實。
翌日,全績三人打馬回程,山東之事告一段落。
話回六月,寧化縣人晏夢彪在本鎮舉義兵反宋,朝廷得知後派福建左翼軍將鄧起前去鎮壓,但由於該地地形複雜,山林廣佈,鄧起的大軍受了晏夢彪的伏擊,潰不成軍,晏頭陀的聲勢也迅速擴張,連續攻破寧化、清流、蓮城等縣;並且兵臨汀州城下。在第一次軍事圍剿失敗後,福州知州兼福建安撫使王居安向朝廷奏明:福建內地“土瘠民貧”,販鹽難以盡禁,建議朝廷以招撫為上。
於是,朝廷授命王居安“專任招捕”。王居安派人前往起義軍招安。晏夢彪準備接受朝廷招安,把起義隊伍暫時撤離汀州城。汀州知州貪圖軍功,企圖乘起義軍撤離汀州城時進行偷襲,一舉殲滅農民起義軍。農民起義軍識破其陰謀,乘官府招、捕未定之時,積極向邵武、南劍方向發展,活動範圍迅速擴大到建寧、泰寧、沙縣、將樂境內。起義軍隊伍發展十分迅速,僅在蓮城就建立七十二寨,連汀州軍卒不堪守臣陳孝嚴的謔待,殺官吏投奔農民起義軍。晏夢彪對起義軍進行了重新佈置,兵分兩路:一路再次圍攻汀州城,另一路由廖十六帶領向江西發展。廖十六部曾兩度攻佔南豐,圍攻建昌;建昌久攻不下後,廖十六引兵南下贛南,佔據龍南南部的松梓山。王居安因撫、剿均失敗後,遂向朝廷辭職。
話回臨安府,皇宮,年末朝議。
這是趙昀真正親政的第一年,但所呈現的效果很不理想,舊日堆積的矛盾在這一年內頻繁爆發,讓趙昀甚至有些懷疑自己是不是不如史彌遠當權。
大殿中,趙昀一手撐在龍椅上,神情表現的十分無奈,殿下諸臣也盡默言。
值此刻,崔與之大步走入殿中:“官家不必太過憂心,也不必妄自菲薄,朝堂非一日之功,所呈現之事也非一日之過,福建內陸食鹽實行官方專賣。地方官員利用掌握食鹽專賣的權力,弄虛作假、從中謀取暴利。他們往往以高出原鹽價格數倍的金額,強行“計口敷鹽”;而且向民眾出售的食鹽中還摻以灰土,不堪食用。因此,民間販賣私鹽活動十分普通。官府為了強制推行官鹽制,頒佈了十分嚴苛的《鹽法》,並且把為生活所迫挺而走險去販賣私鹽的貧苦農民誣之為“鹽寇”,加以緝捕,每年因販私鹽被判罪的達數萬人。如此行事已經積攢了數十年之久,金朝爆發在所難免,官家今年執政成果斐然,推行西北馬政,收復山東十四州,且我等臣工日日勤勉,從未行苟且之事,所謂的天怒人怨之言,純屬子虛烏有。”
崔與之是嶺南上來的官,他對福建的鹽事瞭如指掌,如今朝堂的風氣已經大有改觀,絕不能因為此事而消彌。
“崔相之言,朕自知,但晏彪起兵反朝,勢頭越來越大,朕堵得住臣工之口,能堵住這天下悠悠百姓嗎?他們可不會思慮這麼多。當務之急還是要平定叛亂,重整兩浙、兩廣、福建諸地的鹽政。”
大道理人人都知道,但如何解決問題才是關鍵,寬慰人心之言遠沒有實際行動來的有效,趙昀也不愛聽這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