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年關(第1/2頁)
章節報錯
時至月末,余天賜如約而至。
西門裡,全家小院。
全績特地從會稽城趕來送趙氏兄弟,一入門便見余天賜坐在堂中。
“餘先生,許久未見,近來安好。”全績恭敬拱手,與余天賜道了聲客套。
“冶功來了。”余天賜善笑回應。
“餘先生,此次應真是要回鄉赴考了吧?”全績見余天賜整個狀態極佳,故而作了聯絡。
“拖了這麼多年,某也要向祖上有個交代。”余天賜自身的學識可稱海豐二字,且他與史彌遠的主張相近,中個進士不過手到擒來罷了。
“那就提前預祝餘先生高中了。”全績落座余天賜對側,邀其飲茶。
“冶功,近日在縣衙居何職啊?”
“託先生之福,任職主理押司。”說起這一點,全績是真的感激余天賜,哪怕是余天賜隨口的一句話,也讓柳炳文對全績刮目相看。
“押司已是縣中胥吏之首,冶功可想過接下來要如何做?進州府當胥吏?熬上二十幾年出任縣官?”余天賜將流外人晉升的途徑又向全績轉述了一遍,語氣有些輕渺。
“以吏入仕的確是這個規章,績也無更好的辦法,不如請先生給小子指條明路?”全績知道自己要靠趙與莒做些晉升的文章,但具體該怎麼做,他就不太清楚了。
“好,你且聽清楚了,依今日之局勢,史相勢必會將大郎引薦於官家,嗣沂王已是十拿九穩之事,冶功想乘這艘順風船,那就必須學某,也當一把幕僚,沂王府登記造冊的幕僚,以這個身份轉入官場,以後的天地大有不同。”
趙宋的幕僚可是正兒八經的官員,任用於各州、軍、監、府,平常這些官都是透過科舉,由朝廷委派的,但其中就有個漏洞,高官權貴自募的幕僚也享受這個機制的便利,換言之,只要全績能登上沂王府的花名冊,稍加運作便可出仕州縣。
“多謝先生。”全績神色大喜,有了懂規矩的人引路,事情便會順暢不少。
“隨口一提,希望對治功有所進益。”其實這件事是趙與莒先向余天賜問起的,余天賜從趙與莒的言談中間接瞭解到全績在趙與莒心中的分量,故而也願給全績多說幾句。
半個時辰後,趙氏兄弟再次收拾好行裝,與全蓉辭別,準備去慶元府。
全家院外,全績與趙與莒立在車馬前。
“五哥,某這一走不知何時才歸,望五哥替某照顧好母親,莒拜謝了。”
“放心,家中有我,一切妥當。”全績扶起趙與莒,從始至終也未提幕僚之事,許是覺得時機不成熟,亦或者說完全信任趙與莒,不用全績提起,趙與莒也會幫扶。
“五哥,那莒先行一步。”
“一路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