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雖然對這個世界的影響很大,但那只是因為他們掌握著知識和資源,以龐大的基數掌控著最下層的百姓。

但是說到底,真正種地、幹活的,還是普通百姓。

王牧的帝國雖然需要管理層,但更需要的,是那龐大的普通民眾,沒有百姓,要帝國又有何用?

相反,即使沒有世家,但只要從百姓中培養出足夠多的人才,不需要太強,能識字,會算數,其實就足夠當一個普通的基層管理了。

從澳洲畢業的第一批學員,人數不多,只有500人,而王牧給他們的第一個任務,就是當說書先生,自長安、洛陽到益州、幷州,一路朝著東方和南方擴散。

他們的任務,就是去給普通百姓講故事,有神話傳說,有武俠歷史,有名人傳記,也有情情愛愛。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最終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透過這些故事,來開啟百姓的思維模式,讓他們一點一點接受王牧編纂好的故事。

同時,他們還肩負另外一項任務,那就是收一些聰明伶俐又懂得感恩的孩子為徒,教他們識字,給他們啟蒙,同時也給他們灌輸忠君愛國的思想。

當然,這一項任務可不是那麼簡單,其中的危險性也不低,畢竟那些地方的世家、豪強若是不喜,那他們很有可能會送命。

所以重點還是現在王牧已經掌握的幷州、益州以及長安打基礎,一來積累經驗,二來先培養自己管轄區域的百姓。

滾雪球也總要有一個基礎和過程才能越滾越大。

至於這些人之中會不會有人背叛,把澳洲的秘密說出去,王牧已經完全不擔心了。

他現在根基已成,自己實力也已經完全無懼軍隊,又有天師府的弟子幫助,都這樣了還畏首畏尾,那這個皇帝也沒必要乾了。

此外,從各個科技世界搬運一些裝置進行最初的工程建設,儘早開啟工業時代也全面提上了日程。

世界的發展需要無數的先輩嘔心瀝血,而且必須有無數的‘天命之子’來推進,但是工業復甦,卻不必那麼麻煩,因為已經有了前路,也有了成品,複製起來簡直不要太容易。

鍊鋼建廠,輔以大量資源,沒有什麼是搞不定的。

但是省略了中間發展的環節,也不是完全沒有弊端,比如人才的問題,比如科技的畸形。

王牧已經儘量放緩腳步了,但是這種事卻沒辦法完全杜絕。

大量的基礎建設成了最要命的問題,比如那些機器誰來操控?下面的人完全不懂,怎麼才能讓他們按照王牧的設想來完成?

為此,王牧不得不購買許多資料,尤其是基礎教育的書籍,包括很多常識方面的書籍,然後一點一點教導自己的核心班子儘快接收這些知識。

陳宮、賈詡、荀攸等等,甚至連荀彧、士孫瑞這些稍微被王牧賞識的,都被王牧拉壯丁了,畢竟這些人更有腦子一些,接受起來也會比普通人更快一些。

王牧如此的毫不掩飾,各大世家、諸侯以及其他有心之人,幾乎全部都迷茫了。

他們完全不知道王牧到底要幹什麼,但是流傳出來的那些資訊、物品,無一不再說明著問題,長安那邊發生了大事。

無數的人懷著好奇的心,或者打探情況的目的,一個接一個的跑到了長安。

然而……入眼的卻不再是長安城那宏偉的城牆,而是一眼望不到頭的人群,以及無數稀奇古怪的東西。

之前的城牆所圈起來的地方,此時已經可以稱為長安城的內城,在王牧的引導下,以原有的城牆為邊界,無數的民居拔地而起,全部成了長安城的新居住地。

沒辦法,外來的人太多了,之前的長安城根本容納不了這麼多人,而且人多了,是非也多,王牧不得不這麼搞,以此來保障所有人都有可以居住的地方。

不過這些都是暫時的,王牧也是打算藉此機會,提高朝廷的地位,等一切平穩後,他必然要重新規劃。

只是新建起來的地方,貿易的繁華程度卻更高,因為這裡的流動人口更多,有人自然就會有消費,有消費自然會吸引更多的商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