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投降這種事情,武將們一般都不可能會支援,畢竟這是一個當兵從軍者的恥辱。

不說張揚手底下的那些武將,就連張揚本身,對於投降這種事情也很牴觸。

但是現在的他,是上黨郡的郡守,要也要為自己的這些出生入死的兄弟考慮,而且最重要的是,他投降的物件是大漢的天子。

若是換成其他諸侯,張揚即使不敵,也會選擇逃走或者直接死戰,但如果換成天子,那就不一樣了。

他並不認為自己這算是投降,畢竟他本身就是漢臣,臣子選擇反抗皇帝,那才是反賊、叛逆,聽從天子詔令,豈能說是投降。

另一邊,對於呂布告訴他,已經說服了張揚投降這件事情,趙雲倒是頗為高興,畢竟能拿下上黨,那就證明天行軍還是有實力的,而不是必須依靠大將軍,依靠天蠍軍。

申時一到,趙雲很順利的就帶著呂布和天行軍入駐了長子縣。

在接管長子縣城防之後,趙雲第一時間就派人送信給阿布多瑞,說明這裡的戰況,防止阿布多瑞白跑一趟,其次就是上書長安,一來送去天行軍的捷報,二來也是詢問對張揚的安置問題。

阿布多瑞除了是一軍主將之外,還是一品大將軍,而且阿布多瑞很有主見,很多事情,阿布多瑞可以自行決斷。

但是趙雲在這方面,就顯得有些束手束腳,一來張揚是呂布好友,二來張揚是主動投誠,所以奪權貶職是絕對不行的。

再加上趙雲只是新人,雖然他職位不低,但在這方面,他並不好做主,甚至都在上書的時候,都沒有任何建議,只是客觀的把戰況匯總。

在得到幷州一統的訊息之後,王牧第一時間就選擇了把張揚調回長安,同時讓阿布多瑞全面接手幷州防務。

天行軍也沒有被召回長安,而是去草原掠奪馬匹,擴充天行軍騎兵數量。

幷州戰役的勝利,以及司隸的全面收攏,讓王牧的天子權威一下子得到了極大的增強。

最明顯的變化,就是那些朝臣們反對王牧施政的態度有了明顯的變化,就連對諸葛大力上朝,也開始逐漸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也正是因此,諸葛大力也終於迎來了忙碌時刻,比如說修路,這就是一件大事,關係著後期運輸和做事的效率。

其次就是養殖,養雞、養鴨、以及養豬,這可是提高大漢整體國力的一大舉措,尤其是有利於充實國庫。

畢竟經常能吃到肉的人和基本吃不到肉的人,幹活的效率還是有很大差別的,包括身體素質。

還有製鹽,這可是一件大事,畢竟無論什麼人,都離不開鹽,而朝廷很大的一部分財政收入,就是來自於鹽。

只不過長安附近,並沒有什麼適合開採的鹽礦,加上鹽的影響較大,所以暫時並沒有放在明面上。

歷朝歷代,鹽價之所以高,除了因為技術原因,產量有限之外,更多的就是因為國庫需要鹽稅來補充。

同時,各大世家中,也有不少人都在這一行,要動鹽課,還是需要一些準備的。

但是王牧不一樣,有諸葛大力這個專業就是經濟學研究生的超級學霸在,還有科技世界的那麼多成熟做法在,國庫並不算是個大問題。

只要他不把步子跨的太大,扯不到蛋的,所以關於鹽價方面,他另有打算。

此外,鐵器的鍛造,鋼的鍛造也要開始提上日程,同時,幷州那邊的煤礦開採,自然也需要諸葛大力來主管。

此時,王牧對自己能把諸葛大力帶過來,可畏是無比的自豪。

要不是有諸葛大力在,這麼多事情,他絕對會瘋掉的。

當然,諸葛大力也不會傻到事事都親力親為,挑選一批合格的助手也是必須的事情,作為一個正統的學霸,而不是王牧這樣的偽學霸,在教人知識這方面,諸葛大力也不弱。

與此同時,王牧在和阿布多瑞、郭嘉以及諸葛大力商量過之後,最終決定,先把西涼靠近司隸的部分地盤也納入麾下,然後以此為基礎,把下一個要攻略的地方放在了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