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為師太喜歡六曦姑娘了,所以認了六曦姑娘當妹妹,你有意見?”柏舟沒好氣的問道。

小齊王爺樂了,早聽聞柏舟先生一心只讀聖賢書,兩耳不聞紅塵事,原來剛是誤會先生了。

他瞬間心情大好,“怎會,先生高興就好。”

三個時辰後,小齊王爺向柏舟先生告別,六曦姑娘已經躺在馬車上睡著了,她是吃飽了就想睡。

“先生,上次那隻白狐......”小齊王爺不知找什麼理由搪塞過去。

“無礙,老師知道六曦姑娘就是那隻白狐。”

小齊王爺愣住了,“先生知道?”

柏舟瞧著那頂馬車,裡面躺著小六,開始胡亂誇道。“這人世間哪有這等美態,舉止雖不遵守節,但卻散漫不失禮。就連當今的皇貴妃都未必及得上她半分......”柏舟想到自己的大妹子就氣的牙癢癢。

“先生言重了,小六怎能與娘娘相提並論。”府門口,人多眼雜,小齊王爺忙打斷了柏舟先生。

“反正,反正,這六曦姑娘你好好養著,莫要委屈了她。你若養不好,就送到為師這兒。”柏舟嘟囔道。

“學生記下了。”小齊王爺應道,卻心裡暗誹:先生今日如此反常,估計第一次瞧見真的妖精激動了。這倒比他當日鎮定多了,先生不愧是先生。

這廂,碩王妃與怡和長公主聊的也甚是愉快。怡和長公主本就是不受寵的公主,這到了婚配年齡,更是早早的隨意挑選了一個,這知道碩親王家的嫡出世子小齊王爺有意與自己的女兒憐青,自然是再高興不過了。

說起來自家這女兒的郡主封號,還是託了小齊王爺的福。這碩親王又與當今聖上一母同胞,太後又十分喜愛這小齊王爺。怡和長公主自然是樂意。

哪知,剛把碩王妃送走,一直不說話的憐青就跟她吵起來了,“婚姻大事,母親就不能再多考慮考慮嗎?”

“憐青啊,母親也是考慮清楚了,你這表哥雖然體弱,但這身份卻不比之前上門提親的那幾家低啊。現如今還已封王,還是皇上親自給的封號。你看宮裡那幾個,除了太子聿王,還有誰封了王呢,你這是撿來的福分啊。”怡和長公主說道,“再說這相貌也是數一數二的,你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就算他已是齊王,那也不過是個王爺,母親就真心願意女兒只做一個王妃?!”憐青反問道。

“你這是什麼話,嗯?難不成還想做皇後啊。”怡和長公主厲聲道。

“那有何不可。”

“你別忘了你這郡主的身份還是太後看在碩王府的面子上給你的,你以為是太後寵愛你啊。這皇後你以為你想當就能當上的嗎,現如今的太子妃就會換成了你?”怡和長公主當真是被自己女兒的言論嚇到了。

“母親雖是個公主,也是個不受寵的公主。女兒不想像母親一樣逆來順受,這婚姻之事雖說全憑父母做主,但女兒有心再另擇他人,那太子妃母族也不過是個內閣。可我不一樣,母親你是長公主,女兒是太後親封的郡主,父親雖說是個通政使司,但也是個四品。這些哪點比得上那張益柔,她能做我為何不可。”怡和長公主看著自己的女兒說出這麼一席話,很是吃驚,不知從小就很乖順的女兒何時有了這個心思。

她嘆了口氣,“快把你這心思收收,好好做你的齊王妃,你小時候不是喜歡你子濯表兄嗎?”

“女兒那時還小,現如今女兒不願意了,如果母親非要我嫁,那女兒只好以死明志。”憐青郡主很是堅定。

“可若拒下了這門親事,碩王妃那裡可不好交代。再,太子已有太子妃,你真的你寧可做小,也不願做齊王妃嗎?”怡和長公主勸道,心裡也有些松動,自己這女兒在這京城未出嫁的閨女裡無論樣貌還是才情都是數一數二,自己雖為公主,但當時卻連大臣家的女兒都不如。爹不疼,母妃又不受寵。若憐青真能成為太子妃,那真的能在自己的那些姐姐面前好好炫耀一番了。但若不成功,那齊王妃也是做不成了。

“這個母親不必擔心。”憐青郡主起身附耳過去。

憐青想到了清河縣主,在她還與小齊王爺親近時,就發現了這個清河縣主對小齊王爺的心意。

她讓母親把碩王府有意與她結親家的訊息傳遞到清河縣主那裡,她再在中間推波助瀾一把,那她與小齊王爺的親事就黃了。

果真,清河縣主聽聞這事,急匆匆的就跑到了碩王府。當時小齊王爺與小六還沒有回府。

碩王妃看著坐在自己面前的清河縣主,“清河怎麼過來了?”

清河縣主害羞的低下頭,“清河是來看望表哥的。”

這先說一下啊,清河縣主是先帝的眾多兄弟中,一位王爺所出的郡王所生的女兒。這複雜的關系啊,就是先皇的兄弟是王爺,王爺生的孩子是郡王,那位郡王的孩子就是現在的清河縣主。

“濯兒現在不在府裡,估計現在也快回來了吧。”碩王妃很喜歡這位清河縣主的,自濯兒落水之後,這府裡來的最多的就是憐青和清河了。

“嗯。”清河不知所措的攥著手裡的帕子。

“清河是有什麼事嗎?”碩王妃也瞧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