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道之前只知道勤學苦練,常年靜坐閉關,以為終會熬過艱困,撥雲見日,誰知卻是恰恰相反。”

老道瞥一眼張清燭,說:“這也是為師讓你加入拜月教的一個原因,拜月教近來聲名鵲起,背後有依仗,所圖可能不會小,你在龍虎山終日無事,難有險阻磨難,不如加入拜月教,拜月教初創,一番奔波辛勞少不了。”

“嚯,一個原始崇拜,氣象不小,我們龍虎山都不能等閒視之。”

“這極有可能是拜月教六位主祭司膽敢闖山的原因,也是穗坤老如今不見火氣,沒有采取霹靂手段的最大緣故。”

張清燭點頭,理由充分,說得過去。

“話說回來,自從悟通此節,貧道就一門心思往相反的方向思索,幾經放棄幾番波折,方才有些許明瞭:玉皇大帝傳下的道統要歷經九九八十三難,方可大成。”

九九…八十……三

張清燭使勁翻白眼,嘴上難得沒有說話。

老道呵呵笑:“是有些怪異,不是八十一之數,可能對,可能錯,你自己以後自行體會吧。”

“所謂修煉的法門?不需要,到時候,火候到,時機到,心中自有領悟。”

“貧道聽瘋道人說過,這是從心底最深處生髮出來的力量。”

“關鍵是要有所領悟,怎麼領悟?在艱難險阻中領悟,在拼搏奮鬥中領悟。”

張清燭苦著臉說:“師父,這不是專門找死嗎?”

老道笑著點頭,“有點像。”

“對了,你要記住。”老道突然又變得鄭重其事。

“你既已拜了祖師,繼承了道統,需要記住,玉皇大帝方才是我們這一脈的老祖宗。”

張清燭一愣,喃喃說:“祖天師呢?張道陵呢?”

老道搖頭,臉上的神色有些落寂,說:“正因為這一條,龍虎山少數知道這條傳承之路的道人對此無不咬牙切齒,對這一條尤其不能釋懷,像醉道人之類視貧道為背叛。”

靠,還有這一層,這不犯眾怒了嗎?難怪混不好。

“師父你後不後悔?”

老道還是搖頭,很堅定地搖頭,“我不後悔,我能走得更遠,我總想走出去看一看……”聲音越發落寞,意味悠遠。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有心想問下去,卻又欲言又止,最後歸於無言。

張清燭察覺師父的話語中盪漾的情緒,默默無語,與老道一起沉浸在靜謐之中。

好久之後,老道臉上鬱郁寡聊之色盡去,變回之前的沉穩與堅毅,對張清燭說:“張清燭,你要記住你自己的身份。”

“你現在是:大帝真傳、天師嫡脈、老子徒孫、天子門生。”

前三個都好理解,可最後一個……

“師父,什麼叫‘天子門生’?當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