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意味著,明年下半年,四大書院將完成拆分為五大書院的壯舉,這是有史以來的第一次,也是對教育制度改革的第一次,至於成果,還需要時間去檢驗。

神元十三年下半年,李承光兼任了雍州牧,這個以往有官職,卻沒人擔任過的職位,到了李承光的手中,雍州也是一個省,最高長官為大都督,對於雍州牧也沒有定位,李元吉將其定位了雍州省的第二把手。

李承光開始有了第一次主政一方的經驗,雖然不是偏遠地區,但太子的身份在那擺著呢,給他這個職位也沒什麼好說的。

同樣是下半年,龐炳帶領的北艦隊在出航一年三個月之後,終於平安的返回了海城港。

離開的時候擁有一百一十七艘船隻,回來的時候同樣是一百一十七艘,不過有十餘艘是被拖回來的。

不管怎樣,北艦隊的歸來,意味著大唐初次的海洋計劃成功了。

龐炳帶回來了珍貴的海圖,珍貴的地理資料,當看到海圖的時候,李元吉無疑是最興奮的,艦隊抵達最遠的地方,是智利的最南端。

並且在那裡帶回了大量的銅,智利是世界上銅儲量最大的國家,一旦得到這裡,大唐將來就不用擔心銅的問題了。

除此之外,龐炳還帶回了李元吉最想要的東西。

屬於南美的農作物,玉米,番薯,各種薯類農作物,番茄,花生,南瓜,蘋果,菠蘿等水果,美洲有的,基本上都帶了回來。

龐炳甚至還與沿途各地建立了良好的關係,並且與他們約定好自己想要的貨物,詢問他們想要的東西,根據航程距離,根據艦隊速度,大約每年可以往來三個來回左右,這是個巨大的驚喜。

發現,並管理。

要想海上貿易可以走的更快,帶來更多的利益,就要首先確保航路的安全。

於是,大唐開始了浩浩蕩蕩的建設任務,按照海圖上的標記,在沿途總共修建了近七十座海上碼頭。

都是簡易的,要求並不高,能夠為過夜船隻提供一個穩定的港口就可以了,不需要全部船都進入港口,只要有個能連結的地方就可以了,其他的可以用錨鏈以及船舶連線杆來固定。

另外海島上最重要的是燈塔,用於在夜間為附近的船隊指引目標。

所以,每個建議的碼頭,需要修建的東西很簡單,木製碼頭,幾根深入地下的固定樁,一座兼顧的房屋,一座燈塔。

於是,在龐炳第二次出航的時候,船上帶了不少的水泥,沙子,少量的石子以及鋼筋,然後就是近萬人規模的建築隊,船上只帶了少量的貨物。

一路走去,不斷的放下建築材料以及施工隊和食物,等到回來的時候,則一路將他們接回來,如此一來,這一路上就算完整了,剩下的,只等軍隊派人去接收就可以了。

喜歡唐朝最佳閒王請大家收藏:()唐朝最佳閒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