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九零章 長孫無忌之死(第1/3頁)
章節報錯
有些時候,有些事情,是很難讓人想明白的。
一個這麼簡單的道理,一個這麼簡單明瞭的局勢,為什麼就是有人看不明白呢?
李元吉曾經也昏庸過,他甚至相信了李世民不會殺他。
同樣的,李世民也昏庸過,受制於各方的壓力,以及自身的一些顧慮,所以沒有下定決心立即殺掉李元吉。
等一個相信了李世民會殺他,一個下定了決心要殺他的時候,結局已定,什麼都已經晚了。
最終的結局就是,李世民冒天下之大不韙得到的皇位,僅僅只坐了一年多的時間,在根基還不穩定的時候,就被李元吉帶著齊國大軍殺了回來。
有人說李世民敗的太快,有人說就算有手雷,有投彈車,有火箭炮,李世民的唐軍,在擁有如此眾多的名將之下,也不會如此迅速的潰敗。
可這些人僅僅只是看到了表面,卻沒有人看到真正內在的東西。
而看到了內在的東西的那些人,正是當年在戰場上針鋒相對的那些人。
是的,普通人看不到,但是將士們卻看到了。
李世民是依靠軍功起家的,這一點不錯,很正確。
很多人都認為李建成主政,李世民主軍,這個似乎也不錯。
但如果時間再往前推一推,那麼這個問題的原因就不難看到了。
在李世民之前,李建成是軍政一手抓的。
李建成是不是個混球?當然不是,李建成很精明,也很有頭腦,無論是在政治,還是在軍事方面,他都不是最頂尖的,但卻都有一番自己的作為。
正是因為李建成太優秀了,李世民看不到自己的出頭之日,於是就想辦法要來了軍權,希望可以與李建成抗衡。
發動玄武門,不是為了逼李淵做決定,而是李世民在這個時候已經沒有任何優勢了,他甚至沒有其他的路可以選擇,如果不軍變,就只能坐等死亡。
無論是軍隊,還是官府方面,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傾向於李建成,這就是他不得不發動玄武門的原因。
還好,李世民技高一籌,他解決了很多看似不可能解決的問題,他提前控制了李淵,並且設計將李建成殺死,但卻讓那個一項沒有什麼頭腦的李元吉給跑了。
更沒有想到的是,李元吉的頭腦,並不亞於他的兩位兄長。
李元吉在齊國的所作所為,天下人都看在眼裡呢,軍中,還是有不少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老部下的。
舊主反攻,而他們在新主麾下又不受信任,那還為他們賣命做什麼?
基層軍官將士的作戰情緒不高,這才是當年唐軍迅速潰敗的真正原因,而李元吉在齊國的所作所為,就是導火索。
當年他們擁有如此好的局勢,擁有如此多的優勢,都沒有能夠鎮壓下李元吉的反攻。
而現在李元吉已經經營了這麼多年,大唐的變化也是有目共睹的。
這種情況下,誰又想去造反?誰又敢去造反?誰又能去造反?
天時,地利,人和,一個都不佔據,僅憑這些卑鄙的手段,又如何能夠獲得成功?
長孫無忌的忠,是愚忠。